赤水市竹資源極為豐富,青青翠竹渾身是寶,竹材有諸多用途,竹筍可供食用,竹制工藝品精緻典雅,就連生産加工後剩餘的竹屑都有着獨特的“妙用”。
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竹製品生産車間。
走進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進行竹原料切割、拉絲加工等作業。
據了解,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是赤水市在2023年招商引資落地的一家“以竹代塑”企業。該企業分兩期規劃建設,當前一期工程已全面投産,主要生産銷售竹筷子、竹刀叉、竹餐盒、竹牙刷等一次性快消品。憑藉高效的生産運轉,企業每月可消耗5000噸左右竹原料,有力推動赤水市竹資源的轉化利用。
竹屑竹渣正通過機器設備運輸至竹炭生産車間。
而在竹産品的生産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竹屑竹渣,為了實現竹廢料的高效回收利用,在生産車間的每台切割、拉絲設備底部都安裝了皮帶機。一條條精準的“運輸線”,能迅速將掉落的竹屑竹渣傳送至竹炭生産車間。
在竹炭生産車間內,192口高溫燒制窯整齊排列。在這裡,竹屑竹渣經發酵、烘乾、粉碎等環節後,被壓製成半成品,隨後送入設備,經過多日的炭化處理,再待充分冷卻晾幹,最終成為優質竹炭成品。這些原本看似毫無用處的竹廢料,得以巧妙利用,實現“變廢為寶”,創造增值收益。
工人正在將成品竹炭打包裝箱。
竹炭生産車間一隅,工人們幹勁十足地將一根根成品竹炭打包裝箱。運輸車在車間門口來來往往,穿梭不停,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竹炭生産車間不光解決了本企業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竹廢料轉化難題,還大量外購周邊竹製品加工企業的剩餘竹粉,有效提升了赤水市竹資源的總體利用率,減少周邊企業竹粉的閒置和浪費。
成品竹炭。
貴州興常美竹業發展有限公司竹炭生産車間負責人張明忠&&:“目前第一期的竹炭車間,成品竹炭月産量1000噸至1200噸,能消耗竹粉5000噸至6000噸,竹炭主要銷往昆明、貴陽、重慶、成都等地。第二期將打造更高端的竹炭産品,烤制更為細膩,産量也會較現在提升兩倍。”
同時,竹炭生産車間採取炭氣聯産技術運行,不僅竹屑竹渣能得到有效利用,在竹炭燒制過程中産生的熱能還可以供竹産品烘乾工序使用。
在全楠竹循環利用生産線的精妙運作下,每一根楠竹都物盡其用,實現價值的最大化與用途的多元化。(王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