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産業
一棵紅菜薹 價值三億元
在初冬的寒意中,畢節市威寧自治縣的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內熱火朝天,繁忙異常。滿載紅菜薹的貨車如流水般駛入,工人們在其中穿梭忙碌,裝卸、分揀、加裝冰袋、封箱,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夜幕降臨,時針悄然指向晚上8點,收購商與菜農們聚在一起,仔細檢查紅菜薹的品質,忙着稱重、計算價格,現場熱鬧非凡。
紅菜薹,這一棵棵在烏蒙高原上“紅火登&”的蔬菜,如今已成為了威寧蔬菜産業中的“明星”産品。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將蔬菜産業作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産業之一。紅菜薹憑藉其獨特的口感和品質,在威寧的蔬菜産業中脫穎而出。今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其中紅菜薹種植面積4萬畝。
貴州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張萬萍介紹:“威寧是貴州夏秋冷涼蔬菜的主産區,也是全省蔬菜産業發展的重要基地。這裡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優勢,耕地資源豐富,勞動力資源充足,為紅菜薹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威寧的高海拔、低緯度地理位置,以及夏秋季強日照、多雨水的氣候條件,使得這裡種植的紅菜薹根粗葉肥、口感甘甜清脆。這些紅菜薹深受客商的喜愛,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來自四川省達州市的菜商曹正軍讚嘆道:“威寧的紅菜薹品質上乘,口感極佳,在市場上非常搶手。”
正是看中威寧紅菜薹産業的發展潛力,在重慶打拼多年的趙慶升毅然選擇回鄉創業。他在老家哈喇河鎮種起了紅菜薹,並成功實現了在湖北、湖南等主産區錯峰上市。去年,就有20多家收購商進駐威寧。
為了推動紅菜薹産業的持續發展,趙慶升聯合部分經營主體、種植大戶和種植群眾,成立了紅菜薹産業協會。協會不僅為群眾提供種子、種植管護技術、採摘技術培訓和服務,還打通了銷售渠道,為紅菜薹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威寧紅菜薹協會與湖南4家銷售企業合作,打造了7000畝紅菜薹種植基地,形成了産銷一體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威寧全面推進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建設,引進了廣州江楠農業集團和貴州現代物流産業集團等知名企業,共同打造威寧江楠現代農業物流園。物流園集分揀、包裝、貯藏、物流為一體,全力保障威寧蔬菜能夠爭“鮮”到達消費者的餐桌。
如今,紅菜薹已成為威寧的一張亮麗名片。全縣紅菜薹種植遍佈小海、雪山、雄山等二十余個鄉鎮(街道),覆蓋6000多戶農戶,帶動了8000餘人就業,總産值超3億元。(記者 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