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甕安縣珠藏鎮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始終把特色農業種植作為結構調整、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堅持把食用辣椒、工業辣椒種植作為綠色産業來重點打造,持續挖掘發展潛能,積極探索高效農業發展之路。
珠藏鎮鶴亭村工業辣椒種植基地。(王媛儷 攝)
村民們在辣椒地裏採摘工業辣椒。(王媛儷 攝)
時下,雖已進入初冬,但在珠藏鎮鶴亭村的工業辣椒種植基地裏仍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連片的土地被一排排繁茂的辣椒植株覆蓋,紅彤彤的辣椒挂滿枝頭,猶如一個個小燈籠。村民們穿梭在辣椒地裏,熟練地採摘今年最後一茬工業辣椒,忙碌的身影,傳遞着豐收的喜悅。
火紅的辣椒挂滿枝頭。(王媛儷 攝)
火紅的辣椒挂滿枝頭。(王媛儷 攝)
據悉,工業辣椒適宜在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區域種植,種植生長期為270天左右,每年可采收3至6茬。工業辣椒辣味十足,辣度是我們常吃小米辣的60倍,不能直接食用。工業辣椒具有産量高、採摘期長、成活率高等特點,是一種短、平、快的新興經濟作物,其提取的辣椒素和紅色素在生物農藥、國防軍事、化粧染色等領域應用廣泛,市場需求大。
火紅的辣椒挂滿枝頭。(王媛儷 攝)
2024年,鶴亭村依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與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工業辣椒基地,發展工業辣椒種植面積400余畝。
火紅的辣椒挂滿枝頭。(王媛儷 攝)
“我們經過考察,比如氣候、土壤,當地5年甚至10年之內的氣候變化,以及降水量,根據這些方面的數據來衡量,最終我們在珠藏鎮選定鶴亭村,作為我們工業辣椒的第一個示範基地。”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松説。
乾旱一直是制約鶴亭村發展的重要因素。鶴亭村工業辣椒基地建成後,共輻射珠藏鎮羊關、新興、沿江等6個村,30余戶種植戶、400余畝土地。依託工業辣椒種植項目,鶴亭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今年以來,已建設2000立方米水池2個,建設農業灌溉、飲用水井1個,水肥一體化建設及管道鋪設7.5公里,水利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智能水肥一體化全智能操控機房。(王媛儷 攝)
“目前總體投入大概在450萬元左右,我們主要投資智能的水肥一體化,以及需要提供的水源水池的建造,還有一個就是人工、育苗以及運輸方面的開支。”郭松説。
為了保障工業辣椒良好的生長態勢,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專門設立氣象環境監測站,對種植基地天氣、環境、溫度、濕度等進行實時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整水肥灌施,確保辣椒産量達到最大化。
智能水肥一體化全智能操控機房外的氣象環境監測站。(王媛儷 攝)
智能水肥一體化全智能操控機房。(王媛儷 攝)
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周洪賓説:“在我們水肥一體化全智能操控機房,可以通過手機和機器控制界面做到每一塊土地的水和肥的澆灌,讓每一棵苗都可以達到精準的施肥和供水,來保證每一棵苗成長所需的營養,讓辣椒的産量提高。”
據了解,2024年,鶴亭村落地工業辣椒種植基地第一期土地租金已經全部撥付到位,租期5年,群眾共計收到租金18萬元。工業辣椒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大,為鶴亭村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基地日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截至目前,群眾務工收入共計80余萬元,覆蓋233人,人均工資2000余元。
村民梅文兵正在辣椒地裏採摘辣椒。(王媛儷 攝)
“老闆去年在這裡種辣椒,我就在這幫老闆做工,工資大概七八千。今年我和妻子兩個人一起在這做工,已經有兩萬多的收入,感覺非常滿意。”鶴亭村水井田組村民梅文兵説。
成排的辣椒植株整齊的排列着。(王媛儷 攝)
“2024年,鶴亭村與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崗家槽沿線建設工業辣椒基地1個,帶動了我村的在家婦女、老年人能夠穩定就業。全年下來,較多的家庭可以有3萬餘元的收入,較少的有1萬塊錢左右的收入,為我村的閒置勞動力轉換、農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途徑。”鶴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強介紹。
村民們正在辣椒地裏採摘工業辣椒。(王媛儷 攝)
隨着最後一茬工業辣椒採摘結束,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共采收鮮辣椒168萬斤左右,幹辣椒24萬斤左右,總産值逾600萬元。
郭松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整體的産值大概是在640萬左右,對於公司現在的收益來講,還是非常可觀的。”
村民駱文仙正在辣椒地裏採摘辣椒。(王媛儷 攝)
種植工業辣椒,技術是關鍵,廣大農戶在種植辣椒時,因為缺乏專業指導,就會影響收成。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群眾選育出適合種植的辣椒好品種,進行全過程技術指導服務,另一方面給予農戶收購保底價,打消群眾的顧慮,幫助農戶增收。
村民駱文仙正在採摘工業辣椒。(王媛儷 攝)
“今年我種了2畝左右的工業辣椒,收入還可以,也賺了三四千塊錢,做工業辣椒的效益也是可以,我想明年還種10畝到20畝左右。”嘗到甜頭的鶴亭村村民駱文仙説。
辣椒烘乾廠房的工人正在將辣椒拆袋倒入烘乾設備。(王媛儷 攝)
為了延伸工業辣椒的産業鏈條,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做好工業辣椒“農頭”文章的同時,還積極探索辣椒烘乾加工基地建設,進一步挖掘辣椒産業全鏈條的增值潛力。今年,公司投入了10多萬元建設了辣椒烘乾設備和廠房,有6個固定工人在這裡長期務工。
辣椒烘乾廠房的工人正在分揀辣椒。(王媛儷 攝)
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烘乾廠工人廖強説:“我是前年9月份在這個公司參加工作,工作職責就是接送工人和分揀辣椒,月工資4000元到5000元,養家糊口是綽綽有餘。”
由於收益可觀,群眾種植意願高,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還與當地群眾簽訂了2025年種植收購訂單,工業辣椒種植面積大幅提升。
貴州省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松。(王媛儷 攝)
郭松説:“現在已經快接近年底了,我們也在積極籌備明年的準備工作,包括育苗工作,以及做好‘公司+村委會+合作社’帶動農戶的發展規劃,預計將在珠藏鎮發展辣椒種植1500畝左右。”
烘乾後的幹辣椒。(王媛儷 攝)
烘乾後的幹辣椒。(王媛儷 攝)
目前,鶴亭村工業辣椒基地形成了“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種産銷一體的供銷模式,從種植、收購到加工、銷售,每一個環節都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工業辣椒的種植已經成為鶴亭村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珠藏鎮鶴亭村工業辣椒種植基地。(王媛儷 攝)
“今年來,珠藏鎮依託獨特的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引進黔南州東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龍頭主導、村級帶動、大戶示範、群眾參與的方式發展種植工業辣椒800余畝,實現産值640余萬元。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勞務輸出等方式實現了持續穩定增收,截至目前,提供就業崗位100余個,發放工資80余萬元。下一步,珠藏鎮將持續深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算好群眾經濟賬、幸福賬,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有序擴大種植面積,發展好富民強村的火紅産業。”珠藏鎮副鎮長許林林説。(冉婷婷 雷鴻 王媛儷 費夢婧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