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市州審計中心,83家農商行(聯社),2283個網點,2.8萬餘名農信幹部職工全部參加培訓,授課170場,整體好評率95.7%。”這是貴州農信“農信黔行·以文化人”金融文化公開課巡迴宣講活動交出的成績單。從9月初開始,貴州農信創新企業文化宣貫方式,變“請上來培訓”為“送課下基層”,歷時兩個月,將金融文化公開課送去基層一線,掀起了貴州農信上下學習熱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創新載體,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文化建設的部署要求,為貴州農信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今年4月起,貴州農信全面實施“農信黔行·以文化人”行動,讓金融文化入眼入腦入心入行,全省農信系統新建或更新宣傳欄、廣告屏、文化墻(走廊)共945處,製作發放文化宣傳海報等1萬餘份;編制印刷《企業文化手冊》口袋書2.8萬冊,做到員工人手一冊,保證員工學習教育有載體、有抓手,在系統上下形成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濃厚氛圍。
為讓全體員工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省聯社結合貴州農信實際,開發“農信黔行·以文化人”新時代金融文化公開課,以故事詮釋文化內涵。專門成立課程開發組,從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歷程和貴州農信72年的奮鬥歷程中挖掘文化故事,從中華傳統文化到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再到貴州農信企業文化設計主題、編寫講義、拍攝相關視頻,努力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經過對課件的精心打磨和反復試講之後,成立5個宣講組奔赴全省9個市州,84個縣(市、區)農商行(聯社)分批次開展授課。
9月9日在貴州農信發源地桐梓縣開講當天,現場座無虛席。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楊松深有感觸地説:“文化一旦扎根內心就有了力量。這場公開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生動提煉和表達了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和貴州農信企業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讓我們在享受金融文化盛宴的同時,給人以生生不息、奔騰向前的精神力量,體會到一種發自肺腑的文化自信。”課堂上講師生動講解,農信幹部職工認真聆聽,課程結束後學員踴躍發表學習所思所悟,這樣熱情高漲的濃厚學習氛圍在之後每一場公開課上都在重演。
豐富形式,根植文化精神內涵
金融文化公開課緊密結合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貴州農信“九大行為文化”“五大價值觀”主題主線,把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與貴州農信企業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用紅軍票的故事深刻詮釋了什麼是“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用農信社成立的初衷是打擊高利貸的案例解釋了什麼是“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農信社支持關嶺頂雲經驗開創改革先河的故事説明了什麼是“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信貸支持黃大發修通“大發渠”的故事道出了貴州農信“根在農村、命在農業、&&農民”的立社之本,以及唐宗輔、黃顯高、李元碧等老一輩農信人的故事,用時空對話的敘事方式,帶領大家穿越歷史時空,將“五要五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和貴州農信企業文化具象化、故事化,引領全體幹部職工感悟先輩思想偉力,凝聚今朝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培訓方式太新穎了,用身邊的故事精準提煉、生動表達,將抽象的金融文化理念具象化地呈現給我們,讓我更深刻的領會到貴州農信‘挎包精神’的內涵,更加明確作為一名農信人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和使命!”大方農商銀行小屯支行行長秦雪芳聽完公開課後激動地説。
此次公開課進一步增強了貴州農信全體員工對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及貴州農信企業文化的理解與認同,增強了作為一名金融從業人員的自豪感,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凝聚起攻堅克難、主動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
注重實效,激發幹事創業動力
這場別開生面的課程,讓貴州農信全體員工親身經歷了一次別樣的“文化之旅”。
因銀行工作特殊,課程幾乎都是在晚上舉行,在銅仁沿河聯社宣講當晚,雖然下着很大的雨,但員工們交接好班後早早來到了現場,並在課程結束後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總結討論;一些農商行(聯社)在課程結束後,趁熱打鐵,號召在座的領導員工繼續開會,深入學習此次宣講的內容,將企業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黔東南州施秉聯社理事長朱駿在課後現場脫稿用自家宗祠“家譜育人”精神鼓勵後輩農信員工“廉潔自律清白做人”;黎平農商行董事長覃禮軍連聽兩場,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告訴員工身體力行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傳承農信“挎包精神”的重要性,贏得了全體員工的陣陣掌聲;榕江聯社黨委書記涂暢作為“農信二代”子弟,深有感觸回憶家族農信一線奮鬥史,勉勵員工要時刻牢記農信“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等。
“很新鮮,形式很新穎!”“老師,你還要來哦,我們還需要這樣的課程。”這是宣講過中老師們聽到最多的話。
貴州省聯社黨委副書記姚正強&&,將以此次金融文化公開課為契機,引導員工身體力行,知行合一,積極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爭做企業文化的踐行者、傳播者,充分發揮文化凝聚人心、規範行為、激勵員工的作用,為貴州農信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撐。(劉錦鴻 王銘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