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梵凈山下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2.2億棒黑木耳迎來了豐收季。一排排整齊排列的菌棒上綴滿了肥碩、飽滿的黑木耳,幾十名工人正嫻熟地忙着采收。
供電員工幫助基地工作人員把黑木耳裝上車。
據了解,2024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按照“強龍頭、創品牌、增效益、帶農戶、促增收”的發展思路,大力推廣“稻耳輪作”栽培方式,實施“千戶萬菇”行動。截至目前,該縣實現黑木耳産量11.06萬噸、綜合産值9.21億元,帶動兩千余戶農戶增收致富,切實提振了群眾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信心。
“這時候既是采收,又是木耳持續生長的關鍵時候,抽水澆灌都是靠電,供電所的師傅定期來幫助檢查用電設備,有了他們我心裏很踏實。”在該縣合水鎮黑木耳種植基地,負責人張穎對前來走訪服務的供電師傅表達感謝!
供電員工為黑木耳基地變壓器進行測溫巡查。
供電員工走進基地檢查用電情況。
隨着種植規模的擴大,今年6月,黑木耳菌棒加工廠永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建了一條生産線,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銅仁印江供電局得知消息後,及時響應,開闢辦電綠色通道,制定詳細供電方案,架設供電線路,安裝電能表,確保菌棒加工廠順利投産,預計年産菌棒可達120萬棒。
為切實保障黑木耳基地和菌棒加工用電可靠穩定,印江供電局積極組織黨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定期開展走訪服務,不僅幫助木耳基地檢查用電設備,確保每一環節的安全穩定,還深入了解菌農的用電需要,為種植基地排憂解難。
供電員工走進黑木耳菌棒加工廠了解用電設備。
“咱們印江的農業産業發展勢頭喜人,電力保障是基石,我們將持續做好電力保障和服務工作。”印江供電局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周成軍説。
基地正在通過抽水進行對黑木耳生長澆水。
在農産品豐收的背後,印江供電局始終發揮着電力保障作用,為全縣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美好願景不懈努力,為提振農村經濟發展信心和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陳舉 陳廈華 向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