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2024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南明區登上四個全國百強榜單,分別位列2024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83位、2024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73位、2024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48位、2024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79位。
南明區大力發展城市經濟,推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圖為花果園雙子塔和海豚廣場。資料圖片
事實上,南明區已連續多年在該項研究中上榜多個全國百強名單。南明區今年的榜單排名相較2023年,四個榜單分別上升1位、2位、1位、1位。
據了解,在2024年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中,中小城市綜合實力指數下設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生態環境、民生福祉、城鄉治理5個一級指標;中小城市綠色發展指數下設資源節約、綠色消費、污染治理、環境質量4個一級指標;中小城市投資潛力指數下設區位引力、要素效力、發展潛力、持續活力4個一級指標;中小城市科技創新指數重點從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潛力、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成效4個方面展開評價。
可見,南明區在這四個榜單的再進位,拼的是經濟、社會、環境等全方面的“硬實力”,展現了該區發展質量向“高”而攀的韌性與活力。
一年接着一年幹、一年幹出一個樣。今年以來,南明區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錨定“四主四市”工作思路,持續在築牢産業根基、激發內生動力、激活創新動能、擦亮生態底色、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真抓實幹、奮勇爭先,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愈走愈寬廣、愈走愈堅定,再次交出了一份難中有為、幹中有成、穩中有進的發展答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明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13.18億元,同比增長6.1%。
具體工作中,南明區聚力産業引領,加速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做強新型都市工業,聚焦“一主一特”産業,持續做大工業總量、做優工業結構、做強工業效益。1至9月,南明區(含雙龍)完成工業産值202.6億元,同比增長5.2%。
做強數字經濟,聚焦算力、賦能、産業三個關鍵,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1至9月,大數據産業規模達31億元,位居全市各區(市、縣)第一。
做強農業經濟,産業振興穩中提質,集體經濟持續壯大,農旅融合有序推進。前三季度,農業總産值同比增長3.9%,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0萬元以上9個。
做強文旅經濟,緊緊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入榜2024年全國旅游綜合實力百強區第13位。1至9月,累計接待游客數、旅游總收入、過夜游客數分別達2751萬人次、406億元、69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5%、25%、18%。
做強城市經濟,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新增總部企業3家,實現簽約額8.73億元;全區建成商務樓宇總體入駐率超73%以上;貴陽萬象城、海豚廣場等商業綜合體建成開業,引進城市首店230余家;第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16.24億元,同比增長4.5%,位列全市第一。
南明區聚力改革開放,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今年以來,堅持全面盤點、突出重點、抓好試點、打造亮點,高質量完成區級機構改革,緊扣“強省會”行動謀劃實施33項改革任務,以“一縣一試點”為牽引,紮實推進2項國家級、12項省級、8項市級改革試點,南明區入選首批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文脈保護、運營前置’賦能‘一河一道一片’活力提升”“大型社區用電”“零工市場”等改革成效顯著。
圍繞開放格局、開放通道、開放&&、開放主體、開放業態建設,成功舉辦中國——東盟食品行業合作(貴陽)對接會、中醫藥産業合作對接會;依託貴港澳合作核心示範區簽約合作項目9個、金額達6.96億元;利用海豚廣場、萬象城等商業綜合體資源,通過“以商招商”方式招引外資餐飲項目11個;南明跨境電商産業園、貴陽大劇院加快建設服務貿易特色基地,打造“貴州苗姑娘手信”旅游伴手禮品牌,推動CW澳洲大藥房二店開業。截至目前,新增外貿企業21家、外資企業26家,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54.74億元,服務貿易合同執行額達1522萬美元。
南明區聚力創新策源,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
全面落實科技創新“3+3”工作部署,深入開展科技服務行動,推動省、市科技支撐項目立項16項,服務臻芯科技、聯積電子、中銘生物等企業推進技術攻關研發及成果轉化,支持貴州新氣象科技創建領軍人才工作站、省重點實驗室。截至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251家,累計建成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創服務&&27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29家;規上工業企業從事R&D活動佔比達42.19%,較去年提高17個百分點,研發活動顯著增加。
南明區聚力綠色發展,加速推進美麗南明建設——
抓好生態治理。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固廢治理、農村環境整治”五大攻堅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1至9月,南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9.6%,地表水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等保持“六個”100%。
抓牢生態保護。嚴格落實“林長制”“河長制”,繪製環境應急“一張圖”,持續抓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雲關山森林公園、南明河、貫城河、小車河濕地公園等湖泊、森林、河流和濕地生態保護工作,推動飲馬湖“平急兩用”再生水廠等項目建設,實現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100%達標排放。
抓實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加大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力度,力促整改常態長效。
南明區聚力改善民生,全力以赴增進民生福祉——
紮實推進城市“一圈兩場三改”。前三季度,該區抓好“謀、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長效機制,建成“15分鐘生活圈”項目62個;新增公共停車位4050個,智慧化改造提升農貿市場項目5個,全區24個農貿市場消防安全“十條措施”全部落實;城中村改造拆除類項目安置房開工率100%,開工老舊小區改造9771戶,完成地下管網改造63.9公里,花果園區域排水防澇綜合治理工程紮實推進。
紮實推進農村“五治”。前三季度,該區大力“治房”,改造宜居農房200戶,拆除“空心房”5棟;精準“治水”,統籌推進飲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體“三水同治”,農村黑臭水體保持動態清零,農村飲用水普及率達到100%;閉環“治垃圾”,雲關鄉、後巢鄉、小碧鄉全面納入城市垃圾收運體系,永樂鄉分類收運實現全覆蓋,做到日産日清;長效“治廁”,新建農村廁所管護站1個,提升改造公廁11座,建設無動力生態公廁3座;齊力“治風”,永樂鄉水塘村農村公益生態公墓開工建設,農村婚事均一天辦結,喪事三天辦結率保持在99%以上,“其他不辦”基本實現。
紮實推進民生實事。1至9月,建成村(社區)就業公共服務站214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9661人;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6所,升級改造14所,新增學位3900個;改造新建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5個,每千人口床位數提升至12.26個;緊盯“一老一小一低一弱”特殊群體,建成運營社區老年助餐場所3個,完善“機構+中心+站”三級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成立全市首家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4.35個。
…………
榮譽的取得,是對過往成績的肯定,也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今後,南明區在省、市、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奮發進取,以釘釘子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強省會”行動和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南明篇章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