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 企業生産“進度條”拉滿 奮力衝刺四季度-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劍河: 企業生産“進度條”拉滿 奮力衝刺四季度

2024-10-28 18:08:56  來源:劍河縣融媒體中心

  第四季度是衝刺全年任務的關鍵期,拼經濟、促發展,比思路、賽成效。眼下,劍河縣各個項目點建設“進度條”拉滿,生産一線也按下“快進鍵”。企業在生産線上發力,各地政府職能部門也在領跑、陪跑上做足精準服務,讓企業持續釋放産能。“雙向奔赴”,同向發力,一起跑出工業經濟發展“加速度”。

  這兩天,貴州省劍河縣天生祥木材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又忙着發第二批貨物。一輛輛叉車繁忙&&,把打包好的貨物裝載上大卡車,發往貴陽市場。

貴州省劍河縣天生祥木材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內工人在檢查貨物裝載情況。(楊家孟 攝)

  9月初企業生産的首板下線後,10月初開始進行成品大量銷售、發貨,該公司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就以高效率再次刷新劍河工業生産速度。

  3個月前,該公司獲得劍河縣高端木材智能製造産業園項目的運營權。為了促成項目盡快投産、達産,劍河縣工信、稅務、林業、工業園區管委會等部門迅速行動,開展“點對點”服務,根據企業需求,統籌做好調度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部門的迅速反饋,是我們能夠快速生産的一個重要原因。地方各個職能部門也是加班加點給我們做服務做指導,在原材料資源調度、證件辦理、環保措施這些方面給了很大的支持。”貴州省劍河縣天生祥木材智能製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鉅國&&。

貴州省劍河縣天生祥木材智能製造有限公司。(楊家孟 攝)

  該公司是劍河縣今年新引進的重點工業企業,致力於打破傳統木材加工瓶頸,用國際一流的自動化生産線,實現高端板材的智能製造。

  進駐園區後,公司以市場為“靶向”,搶抓家居製造産業“風口”,積極發揮自身在産品、人才儲備和市場上的優勢,以高端智能製造搶佔高端市場為目標,進一步推進劍河縣林産、林化産業集群建設。接下來,公司計劃在産品質量和外觀上下功夫,為進入上海、廣東等地的行業高端市場做準備。

  周鉅國介紹:“我們將對現有産線進行全面的技術升級改造,根據原設計,該産線的設計年産能為25萬立方米,我們計劃通過技術改造,將其提升至年産能40萬立方米的高水平。這一技術改造的實施將顯著提高我們的生産能力,使産能得到大幅度的飛躍。同時,我們還將致力於提升産品的外觀美感。通過精細的技術調整和優化,産品的外觀將得到顯著提升,更加符合現代審美趨勢和市場需求。這樣的改進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産品的吸引力,也能有力地提高我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拉動工業經濟“加速跑”,不僅比速度,也比效能。最近,位於劍河縣食用菌産業園內的貴州順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忙着食用菌訂單的打包、發貨。遠程訂單,基地直髮!當天,9噸的鹿茸菇從這裡打包發往省外市場。

工人在劍河縣食用菌産業園內的貴州順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車間作業。(楊家孟 攝)

  該企業是一家集食用菌棒和食用菌生産、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2023年産值實現1.35億元, 2024年計劃産值約2.2億元。目前,從菌種研發、原料收購、菌棒生産到培養出菇、産品加工和銷售全産業鏈運營。廠外訂單發貨忙,廠內各條生産線也在“連軸轉”,保障着每天的産能。

  “今年定的生産計劃就是4600萬棒,到目前為止前三季度已經完成了大概3500多萬棒,已經完成了計劃的76%左右。後期,繼續按照我們正常的生産流程,按計劃逐步推進,基本能完成我們年初制定的生産計劃。”貴州順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備工程部部長李林洲介紹。

  據了解,去年,由於原來的設備效率低,産能提不上來,産線已經跟不上企業重點培育的品種——鹿茸菇的生産需求,而産能的變化直接影響着企業市場的佔有量,於是,企業下定決心,在各生産環節加大智能化新設備、新技術的投入和運用,節省成本的同時,讓菌菇産量和質量得到“雙提升”,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目前,經過兩期的技改升級後,企業前端生産線,每天的制包量達到14萬至15萬袋左右;中端,257個菇房實現一鍵操控,24小時智能化管理;後端,每天的鮮菇産量保持在80噸左右。公司擁有的“一園三基地”,總佔地面積達到250畝。在這裡,一個企業帶活一方産業成為現實,吸納了周邊約500人就近就業。

劍河縣食用菌産業園內的貴州順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分揀打包的食用菌。(吳昌連 攝)

  “廠子就在縣裏,方便了大家就業,廠裏包吃包住,待遇也比較好,每個月工資有四千元到六千元左右,幹得慢的人有四千元左右,快的有六千元左右。”來自劍河縣太擁鎮的顧業燕介紹,到貴州順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兩年後,她也從一名普通工人,變成了包裝車間的主管。

  技改升級、産線提速、産能提升、産業提檔、産品更新,環環相扣……長長的生産線見證着企業新質生産力培育“上新”的步伐不斷,也見證着群眾家門口就業,穩穩的幸福。

  “跟着項目跑、圍着企業轉。”劍河縣各職能部門也以推進“保姆式”服務為抓手,不斷提高服務企業效率,助企紓困,為企業穩産、達産,完成全年生産經營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面對各類企業的差異化需求,我們採取‘一企一策’差異化服務,通過集中培訓、入企調研、信息推送等方式加強政策宣貫,緊抓要素集聚和部門協同共同研究解決項目用地、逆向環評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設備更新、工業技改,還有科技立項、稅收政策、安全生産、原材料保障以及供電保障等方面提供‘保姆式’的服務。努力實現‘企業墻外的事由各部門解決,墻內的事企業自主決策’充分釋放企業生産動能,為工業經濟穩定增長夯實基礎。”劍河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磊説到。(彭雲美 吳昌連 楊家孟 楊潔茹)

[責任編輯: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