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音樂化演繹 | 鄧江龍文集《花溪之戀》同名歌曲發布-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文學的音樂化演繹 | 鄧江龍文集《花溪之戀》同名歌曲發布

2024-10-22 09:54:35  來源:花溪區委宣傳部

  近日,由北京志在千里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與貴州志在千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原創歌曲《花溪之戀》在各大音樂&&發行。這是一首由“90後”青年作家鄧江龍寫作的同名書籍《花溪之戀》延伸創作的同名歌曲,以其悠揚旋律與深情詞作。這首歌曲不僅代表了鄧江龍本人對花溪的無限熱愛與深情回憶,同時也是中國當代文藝創作領域內一次頗具創新意義的嘗試。

  鄧江龍的《花溪之戀》原作是一本集合散文、詩歌、小説等多元化文體的文學書籍,自問世以來就廣受讚譽。全書分為四輯,第一輯收錄花溪之鳥等散文、書信體小説;第二輯收錄長篇散文詩花溪之戀;第三輯收錄長篇敘事愛情詩花溪之歌;第四輯收錄作者近年來所寫的散文、賦、詩歌、小説等,以及省內外13位作家、詩人、評論家寫的推薦語。通過這四個部分深入描繪了花溪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及其背後的深刻寓意,將花溪比作一位名叫余琳兒的女子,溫柔而神秘,以此展開了一系列關於愛、希望與自我探尋的故事。

鄧江龍近照

花溪的天河潭風景區

  音樂版本的《花溪之戀》以花溪的自然風光為背景,融合了作者對於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戀與無盡的思念。歌曲的創作是對原作文學情感內核的延續與昇華,詞作更是捕捉了書中那些動人的瞬間,將文字的力量轉化為音符,讓聽眾在旋律中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愛戀與承諾,借助音樂的力量,使這份情感得以跨越紙頁的限制,直擊聽眾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花溪河的梧桐步道“黃金大道”

  花溪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風景優美,花溪河悠然流淌。風景絕美的花溪,人傑地靈,文化故事濃厚,更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增添了花溪的神秘與美。而因花溪的美,青年作家鄧江龍筆下的花溪之美,之柔情,甚至將花溪比擬為愛神,戀愛之神等,都是對花溪的美,稱讚驚嘆。更是深深的執着與留戀,花溪更是有鄧江龍太多的幻想與美好。

歌手吳貴仁近照

  歌曲《花溪之戀》由音樂人張斐作曲,他巧妙地將鄧江龍的文字轉化為旋律,使得每一句歌詞都能在實力歌手吳貴仁溫暖且富有磁性的聲線中得到完美地呈現。吳貴仁的演繹充滿了感情,無論是“夜空落下如絮思念”,還是“我在花溪等了許多年”的深情呼喚,都讓人感受到了時間流轉中不變的愛戀與執着。“太多眷戀與深愛,太多無奈與等待;等來的是滄海桑田,是蒼鳥飛去又飛了回來。”這些詞句不僅反映了歌曲的主題,更觸及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渴望與追求,成功地將歌曲中的情感傳遞給每一位聽眾,讓人仿佛置身於花溪的山水之間,與作者一同感受那份對花溪的熱愛與眷戀。同時,歌詞中,鄧江龍將花溪的鎮山村,高坡雲頂花海,天河潭,十里河灘,花溪河等著名景點用歌詞經典化的表達,不僅用景抒情,還能通過音樂方式,宣傳花溪,推廣花溪,助推花溪文旅。

花溪區高坡鄉的梯田水稻

花溪區高坡鄉的雲頂花海

  《花溪之戀》歌曲的成功推出,延續了鄧江龍想通過小説或者書籍等文學作品、音樂、視頻三者創新融合的方式來打造“三劍合一”的藝術作品的這一模式,通過這一模式進行深度融合與創新演繹,讓這些作品在新的藝術形式下,煥發新的生命力,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藝術享受。此次歌曲的發布也為廣大聽眾提供了深入了解貴州文化、感受花溪魅力的絕佳機會。它不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起了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歌曲背後所蘊含的深刻情感與文化意義,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激勵着每一位聽眾去尋找並珍惜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花溪”。(文/王欽 圖/煌地 劉滿堂)

[責任編輯: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