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産業鏈資源打造“集散中心”、搭建覆蓋全國的連鎖化體系、探索跨界融合做大市場蛋糕……
貴陽酒博城:賦能貴州醬酒行業高質量發展
60余家酒企及上下游企業入駐,10家企業開館營業;
供應鏈中心已與京津滬等地的7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黔酒出山力度加大;
……
這是中國(貴陽)國際酒博城(以下簡稱貴陽酒博城)投入運行一個月來交出的“成績單”。
作為貴州首個醬酒流通大&&,貴陽酒博城積極整合貴州醬酒産業鏈的上下游資源,打造資源“集散中心”,供企業端和消費端自由交易;積極搭建覆蓋全國的連鎖化體系,幫助貴州醬酒進入各個細分圈層,提升貴州醬酒産業的連鎖化率;大膽探索跨界融合發展,豐富“酒+”業態,共同做大市場蛋糕。
通過打造新空間、新載體、新業態,貴陽酒博城正促進貴州醬酒行業加快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新空間:整合産業鏈條 建起“集散中心”
2022年,省社科院一份關於貴州醬酒行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顯示,貴州醬酒生産端較強但流通端水平待提升。當年,省政府便提出“生産在廠區,流通在省會”的黔酒出山戰略。
要解決貴州醬酒中小企業單打獨鬥的局面,必須打造一個流通大&&。於是,貴陽觀山湖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玖聯國際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貴州醬酒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運營,選址擁有倉儲物流等優勢的貴陽西南國際商貿城,建成貴陽酒博城。
貴陽酒博城項目佔地約30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主要建設商業配套區、酒産業配套區、名酒體驗區、酒商業體驗區、酒旅融合示範區等功能區。其中,商業體驗區主要建設燒酒坊等;名酒體驗區主要設置國內名酒體驗區、世界名酒體驗區、貴州茅&體驗館;酒産業配套區包含酒類拍賣中心、檢測機構等,以及包裝、酒具酒器等酒類衍生産品;商業配套區包括酒類主題餐飲、直播基地等。
通過構建酒類消費新場景、培育酒類流通新動能、發展酒類服務新經濟,貴陽酒博城加快營造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的産業生態,打造“一站式酒類商貿樞紐和流通大&&”,實現“以酒興旅、以酒興商、以酒興業”。截至目前,酒博城會展中心已打造完成,連續兩年作為酒博會分會場承辦系列活動;酒博城一期已於今年9月9日開業運營。
貴陽酒博城的招商歷程比較坎坷。“一開始,大家都在觀望,貴陽市政府、觀山湖區政府積極支持,我們也給出優惠條件,降低入駐商家前期的經營成本。”貴州酒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崢説。
隨着貴陽酒博城各功能板塊的建成,場景式招商效果開始顯現,企業和協會聞訊而來洽談合作。今年酒博會期間,仁懷市青年商會到貴陽酒博城了解情況後,決定進駐酒博城,與酒博城共同開展酒類相關業務。
酒博城這個新空間,更為重要的功能是整合了醬酒産業鏈,促進産業鏈聯動。作為一個流通&&,酒博城不賣酒,而是把醬酒産業鏈各環節鏈結在一起,促進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在&&上獲取行業信息資源、選到合適的産品及達成交易。
為此,貴陽酒博城專門打造了供應鏈中心,匯聚行業資源,實現從生産到銷售的全鏈條優化。客戶可以一站式選擇不同價位、不同口感、不同風格的醬酒,還可以找設計師定制化設計産品各個細節。
在供應鏈中心,各方可自由交易,而貴陽酒博城做的是品質把控,從一款酒的窖藏環節開始做好監管溯源,確保酒的安全,通過鏈結檢測機構檢查酒的指標,確保達到國家標準;通過盲品方式,將沒有包裝的酒送給行業專家品評,確保酒的評價客觀。
“依託酒博城,我們構建了線下文化體驗、傳播及消費場景,如‘黔酒+黔味’‘黔貴文化體驗’‘醬酒定制’,並通過與酒博城線上&&的互相賦能、互相融合,大力推動醬酒文化輸出、酒博城IP傳播和品牌影響力打造,真正實現從單一的‘賣酒’轉變為‘賣生活方式’。”貴州酒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負責人李宏説。
新載體:融入細分圈層 助力黔酒出山
品牌化和渠道化是酒企發展最關鍵的問題。相關行業報告顯示,目前,頭部酒企已建立起成熟的品牌及經銷商體系,但中小酒企往往因投入巨大,在做品牌和建渠道方面較乏力。
“做品牌,門檻很低,同樣的玩法,對中小酒企來説成本過高。建渠道,現在産品多,內卷嚴重,但從中國白酒産業來講,貴州醬酒市場的佔有率其實還有成長空間,‘出山入海’潛力巨大。在這塊還不夠大的蛋糕裏,如果繼續內卷,拼價格、拼優惠,損害的是所有酒商、酒企的利益。”楊崢説。
貴陽酒博城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貴州中小酒企塑造品牌、打通渠道,助貴州醬酒行業做大市場蛋糕。酒博城投資運營的3家企業各有優勢,在協調資源、整合渠道、組織活動等方面,擁有中小酒企沒有的資源優勢。
為做大市場蛋糕,貴陽酒博城積極建好供應鏈&&,搭建覆蓋全國的連鎖化體系,提升貴州醬酒産業的連鎖化率。目前,酒博城全國連鎖運營體系方面已完成首批7個省8個館的招投標工作,各個場館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
一個月前,貴陽酒博城供應鏈&&成功組織貨品供應方,與陜西館簽訂三方採購協議,首單交易金額超500萬元,標誌着酒博城供應鏈&&業務在陜西市場落地。
貴州酒博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楓介紹,這不僅是酒博城全國市場擴張戰略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酒博城供應鏈&&影響力跨越地域界限的生動體現。
據了解,酒類銷售大部分靠圈層和消費場景。貴陽酒博城通過搭建連鎖運營體系,依託當地城市展廳與廣泛分佈的門店網絡,加快構建一個覆蓋廣泛、響應迅速的市場體系,為貴州中小酒企提供強有力的市場支撐和品牌推廣渠道。
目前,貴陽酒博城已與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山西、雲南7個省、市的合作夥伴達成初步合作,合作方涉及各行各業。貴陽酒博城將依託合作方的渠道資源,讓貴州醬酒搭“順風車”加快走向各個圈層,並繼續深化細分行業合作,讓貴州醬酒走進景區、酒店等更多細分圈層。
新業態:促進跨界融合 做大市場蛋糕
當前,省、市積極推動醬酒行業從“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
如何轉變?貴陽酒博城積極探索跨界融合發展路徑,嫁接新渠道,挖掘新市場,拓展“酒+”新業態,聯合各個圈層做大市場蛋糕。
推動“白酒+民族文化”融合發展。開業期間,貴陽酒博城首次引進國內知名藝術大展李白潮玩IP,12位藝術家聯名創作藝術IP“千言李白”主題藝術展。同時,通過“詩酒趁年華”詩詞大賽、國風漢服游園會等活動融入酒文化。
推動“白酒+旅游産業”融合發展。今年9月,貴陽酒博城在全省率先發布貴州特色酒文化體驗游路線。酒博城團隊通過深度挖掘貴州白酒産區沿線地區的旅游資源,推出酒文化與旅游體驗相結合的全新旅游線路,融合美酒品鑒與美景游覽,以酒旅融合的方式,為游客提供主題鮮明、豐富多元的旅行體驗。
“貴陽酒博城開業之際,其展覽及相關活動,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白酒文化與當代藝術的有機結合,風格別具一格。同時,通過引入與白酒文化相關的民族刺繡、詩詞大賽、國風漢服游園等活動,使老、中、青等消費群體在賞藝的同時,也能了解白酒背後的文化內涵。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白酒僅為飲品的認知,提升了消費者的參與度與體驗感,拓展了‘白酒+生活’的場景。”仁懷市青年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中翰酒業董事長吳明翰説。
年輕群體是醬香型白酒的新用戶或潛在用戶。貴陽酒博城以藝術、文化等活動為媒介,不僅為年輕人打開了一條了解酒文化、醬酒釀造文化、醬酒産品文化甚至貴州醬酒品牌的通道,還有助於提高貴陽酒博城的知名度。
未來,貴陽酒博城將繼續豐富“酒品牌展示交易、酒文化博覽、酒文創定制、非遺體驗、黔貨出山、休閒消費”等業態,繼續推動白酒跨界與非遺、文創、飲食、時尚等融合發展,催生更多“酒+”新業態,在為貴州酒企酒商帶來更多機遇的同時,推動酒文旅融合發展,奮力打造全球酒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記者 陳文新 黃菊 江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