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八月瓜自然裂開,露出乳白透亮的果肉。(陳昆 攝)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來誆娃娃”。
深秋的風拂過山野,一年四季在土地裏辛勤勞作的農人收穫了甜蜜的驚喜。在貴州省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賀家屯八月瓜種植基地,枝葉與藤蔓交織間,一個個飽滿的八月瓜密密麻麻鑲嵌其中,顏色或淡黃、或嫩綠、或淺紫,成熟的果實則沿着腹線悄然炸開,像是在咧嘴歡笑,乳白透亮的果肉呼之欲出,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果香。
岑鞏縣塔山村賀家屯八月瓜種植基地,陸續成熟的八月瓜懸挂枝頭。(陳昆 攝)
“八月瓜一‘開口’,我們基地就忙起來了。”基地負責人吳繼昌介紹,八月瓜在農曆八月逐漸成熟,成熟的八月瓜呈淡紫色,表皮會炸開一道口子,露出的果肉顏色雪白晶瑩、口感清甜軟糯。今年是基地挂果的第3年,一到成熟期,就有大量的游客慕名前來體驗採摘樂趣、感受豐收喜悅。今年開園20多天來,通過入園採摘,自己種植的3畝八月瓜共賣出六七百斤,收入有8000多元,採摘期將持續到10月底。
據了解,八月瓜俗稱“八月炸”,中藥名稱“預知子”,原是生長在深山密林的山野果子,具有健脾消食、消炎利尿、活血通脈、美容養顏等功效,是老少皆宜、藥食同源型的保健果。
八月瓜種植戶吳繼昌在採摘成熟的八月瓜。(陳昆 攝)
現年56歲的吳繼昌是大有鎮塔山村人,曾在福建、廣東等地從事紙箱製作、模型板加工等工作10多年。為了照顧家裏年邁的父母,依託村裏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光照充足的自然資源稟賦,看準八月瓜投資小、病害少、適應性強、收益期長等獨特優勢,6年前,吳繼昌選擇了返鄉創業發展八月瓜産業。
“這個八月瓜1次種植,可連續收穫20年以上,且它耐寒耐旱,不怕風霜雨雪,不容易生病,管護起來省時省心省事。”吳繼昌説,在家發展八月瓜産業,不僅有一份較為穩定的收入來源,也照顧了家庭,基地每年剪枝、除草、施肥、疏果等管護工作還能帶動不少當地群眾就近務工增收。接下來,將對基地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探索“種養結合”新模式和多元化産業發展路徑,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效益。
岑鞏縣塔山村賀家屯八月瓜種植基地一角。(陳昆 攝)
瓜果飄香醉心脾,村美業興幸福來。多年來,岑鞏縣立足資源稟賦,深入挖掘特色産業優勢,因地制宜找特色、種特色、賣特色,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獼猴桃、覆盆子、櫻桃、草莓等鄉村特色産業,推進産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周燕 陳昆 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