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關嶺:全産業鏈融合發展民族醫藥-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關嶺:全産業鏈融合發展民族醫藥

2024-09-30 17:36: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9月30日電 問診、取針、消毒、扎針……近日,在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苗醫苗藥調理中心,苗醫杜貴龍正悉心為一位老人治療風濕腿疼。

  作為一名行醫10餘年的民間民族醫生,今年,在關嶺建設貴州省唯一“中藥材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縣”的新政策支持下,他和500多名苗醫一起,有了合法的執業資格。

苗醫杜貴龍治病。(受訪者提供)

  千年苗醫需傳承 游醫四方待規範

  關嶺中藥材資源豐富,被稱為“靈藥之鄉”,苗醫苗藥已傳承上千年,世代苗醫上山採藥、行醫治病。

  杜貴龍的祖輩父輩皆行醫,他7、8歲時就跟着父輩上山採藥、旁觀學習診治病人。由於苗族沒有文字,苗醫傳承主要靠父輩口口相授與實踐所得。高考時,父輩希望杜貴龍學習中醫藥/民族醫藥專業,但年輕的杜貴龍想要嘗試生活不一樣的可能性,便選擇了美術設計專業。

  2008年,仍在讀大學的杜貴龍用家中的苗醫方治愈了一名患者,他由此轉變了想法,認為苗醫能夠治病救人,應該被傳承下去,於是大學畢業後,他前往廣東追隨開醫館的父母,開啟行醫之路。

  但長久以來,苦於缺乏政策支持,關嶺民間的民族醫生一直很難取得合法執業資格,很多人只能背着藥材、帶上家人,游醫四方、漂泊不定。

  “我們不是不想考執業資格,而是因為我們不符合政策條件。”杜貴龍説,民間民族醫生靠的是世代為醫傳下來的醫術和藥方,但沒有在醫學院校接受過教育,很難跨過國家民族醫生執業資格證書的學歷門檻;或是受制於“兩名正規中醫師舉薦”等政策。  

  合規合法喜行醫 民族醫藥迎機遇

  2022年底,杜貴龍回到家鄉貴州關嶺,加入了關嶺苗醫苗藥研究協會,並擔任副會長。當時,國家宣布全面放開新冠疫情,他意識到,關嶺也將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防疫挑戰,於是緊急與會員籌集了10萬元經費,並聯合當地民間老中醫、關嶺青年企業家商會,開展為期10天的百醫義務診療活動。

  “因為沒有執業資格證,我們不能直接用藥,只能將中藥煮成茶水給病人喝。”杜貴龍説,他們將不同藥方泡製的茶水標為苗茶1號、苗茶2號……10天的義診,幫助上千名關嶺群眾減輕新冠病毒帶來的痛苦,也讓當地苗醫得到了關嶺政府的重視和信任。

  2023年5月25日,貴州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批准《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民族醫藥發展條例》,並於2023年9月1日正式實施。

  《條例》鼓勵、支持、保護民族醫藥傳承與發展,對關嶺自治縣民族醫藥服務體系、部門職能職責、民族醫藥專家委員會主要職責,民族名醫名師評選認定、師承傳承、民族醫生備案、道地藥材保護和發展、藥方捐獻、宣傳普及等內容做出明確解釋和規定。

民族藥培訓頒證。(關嶺融媒中心供圖)

  “有了這個法規,我們就能通過合法渠道申請執業資格了。”關嶺縣苗醫龔萬才説。

  截至今年6月25日,關嶺縣已開展3批民族醫生資格考核認定,通過政府培訓考核並獲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共計569名。經過執業註冊後的苗醫師,可在自治縣行政區域內按照核準的執業地點、診療類別和執業範圍,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在醫療機構內從事醫療活動。

  建鏈強鏈做産業 融合發展一體化

  “千年苗醫,萬年苗藥”,除了行醫合法化,用藥也得講究合規。今年5月30日,關嶺縣民族醫藥再次迎來了一個重要時刻——全縣首個民族藥號獲批,這讓更多苗族秘方、偏方看到了希望。

  此外,作為全省唯一“中藥材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縣”,關嶺逐步建立起“種植—加工—銷售—醫養”一體化的中藥材全産業鏈。

  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突破17萬畝,包括天門冬、玉竹、何首烏、黃精、黃柏等十余種中藥材,200個商鋪從事中藥材産業發展、經營和交易,帶動3萬餘人就業,綜合年産值5億元。

位於關嶺的貴州苗立克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中心。(關嶺融媒中心供圖)

  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道地藥材集散中心——雲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已於2023年建成並開市,已孕育出黔藥源、大正方合、苗立克等30多家中藥材企業,同時建成了種苗繁育基地、中藥飲片加工項目及第三方檢測中心等。

  位於關嶺縣落葉新村的貴州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採取智能化育苗方式,溫室大棚使用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可以自動調節溫度、濕度、光照等各類條件,提高種苗的存活率、增加産量,目前已選育了一百多種野生中藥材。

位於關嶺的貴州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關嶺融媒中心供圖)

  依託當地獨特的生態和氣候資源,關嶺還建成了集醫療、預防、慢性病調理、養生、旅居、候鳥式養老為一體的貴州黃果樹森林醫養基地,已開門迎客,

  此前在關嶺舉行的貴州省2024年中藥材産業發展推進大會、民族醫(關嶺)首屆百醫大會上,貴州喀斯特中藥民族藥野生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受邀出席,成為關嶺縣育種育苗工作顧問,並成立了院士工作室,致力於解決近危瀕危藥材的保種育苗問題。

  這一切,讓杜貴龍和關嶺縣民族醫藥從業者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我們還能為苗族醫藥、貴州民族醫藥,甚至中國民族醫藥作點自己的貢獻,真是過去做夢也沒想到的。”杜貴龍説。(劉雲 劉吉雲 文仁忠 肖清)

[責任編輯:鄧嫻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