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9月25日,2024年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年會暨世界地質公園網絡20周年研討會在興義舉行,這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躋身世界地質公園後迎來的首場重大活動。
徐霞客是明朝偉大的地理學家,他是最早發現萬峰林喀斯特地貌奇觀的地理學家。然而,興義如今有更多世界性地質奇觀被一一揭曉,它們遠遠超越徐霞客的認識。
徐霞客的驚嘆被科學證實
大自然鬼斧神工,天下名山,何其之多。興義之奇在於,2萬多座錐狀峰,仿佛獻給全人類一大盤整整齊齊的“窩窩頭”。
1638年秋,徐霞客來到興義。他足跡遍佈華夏,見多識廣,仍對興義不吝讚詞,“磅礡數千里,為西南奇勝”……
徐霞客還比較了滇黔桂的異同,廣西的山以純石者為主,錐狀峰各自獨立,水較清澈,而雲南的山土多石少,地貌上環洼為多,水多渾濁。貴州的山水介於滇桂二者之間。
不過,徐霞客的時代還無法用現代地質學解釋萬峰林的成因。
科學研究表明,距今3億年前,興義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經歷燕山、印支、喜馬拉雅等多次造山運動後,地殼不斷上升,隆起的石灰岩在烈日、雨水、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共同作用下,逐漸形成了神奇的萬峰林景觀。
在馬嶺河和納灰河的流水侵蝕下,加上地震、風化等因素影響,天長日久,這裡形成了溶洞、漏斗、地下河、地縫、鐘乳石、溫泉、湖泊等奇觀。馬嶺河峽谷就是其中最美麗的地縫之一。納灰河又串聯起一個個布依族村寨,田野、奇峰、古橋、綠樹交融在一起,形成清新秀麗的風景。
興義是世界上標準錐狀峰林平原的唯一代表。國內雲南羅平,貴州安順、水城地區的錐峰以孤峰為主。國外有3處世界自然遺産地包含峰林、峰叢,它們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在地質時代上也沒有三疊紀地層,而且沒有萬峰林那樣的圓錐狀峰叢和峰林。
萬峰林是中國國內面積最大、最典型的錐狀喀斯特景觀,被專家譽為“中國錐狀喀斯特博物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將萬峰林世外人間般的田園風光比喻為“雲貴高原上一聲聲最美的心跳”。
為什麼受到世界地質專家的關注
今年3月27日,興義地質公園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正式成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貴州省繼織金洞之後第二個獲得世界級“金字招牌”的地質公園。
興義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遠不止於知名景點,這是一個橫跨17個鄉鎮的超級大公園。它的面積達到1456平方公里,在整個西南片區僅次於自貢,是其他世界地質公園的3至10倍。
全球各地的世界地質公園中,包含岩溶地貌的超過40個。中國目前有47個世界地質公園,它們各有各的獨特性。如,自貢以恐龍化石聞名世界,雲南石林以喀斯特地貌享譽海內外,四川興文和廣西樂業-鳳山以天坑為特點,大理蒼山則是一部孕育了近20億年的“天然地質史書”。
那麼,興義魅力在哪?比較之下,多數世界地質公園的特徵相對單一,興義世界地質公園被譽為“古生物王國、喀斯特王國、沉積岩王國”,是三疊紀地層中地質遺跡最為豐富、最優美、最典型、最獨特、保存最完整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除了自然景觀外,古生物化石是興義世界地質公園不可估量的價值所在。1957年,貴州龍化石被發現,從此為興義生物群揭開神秘面紗。如今,所有來客一走進烏沙鎮的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就會倍感震撼,一條嵌在巨大岩石中長達5.2米的貴州魚龍撲面而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新名·阿津子,阿茲米勒·穆尼夫·本·默罕默德·布卡裏認為,興義地質公園是他們考察過的全球範圍內最優秀、最獨特的地質公園之一,充分體現了世界地質公園建設的理念和願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説,世界上沒有一個地區能將地球海洋三疊紀這段歷史講清楚,唯有貴州,而馬嶺河峽谷等均發育在三疊紀淺海及深海過渡帶上。
全民追隨徐霞客的時代
為什麼山還是那座山,河還是那條河,世界地質公園卻在今天的興義橫空出世?
徐霞客的滇黔桂之行十分艱辛,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旅行。他大多時候徒步跋涉,手拄竹杖,腳踩草鞋,饑寒交迫。在他筆下,貴州居民“臥無草”“臥無榻”“與豬畜同穢”“與牛圈為鄰”。交通無疑是最大的挑戰,“石齒如鋸,橫鋒豎鍔,莫可投足”。
如今,追隨徐霞客的腳步,黔西南文旅業態進入爆發性增長階段。2023年,黔西南接待國內游客4248.89萬人次,同比增長29.73%;今年上半年,黔西南接待國內游客2141.59萬人次,同比增長12.01%。
黔西南是貴州目前唯一不通高鐵的地方,為什麼還能吸引這麼多游客紛至沓來?
答案之一是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黔西南充分利用地質公園旅游資源,發展山地旅游,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黔西南州委書記陳昌旭説,要切實用好自然珍寶、文化瑰寶“兩個寶貝”,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推動旅游産業化。
答案之一是基礎設施改善了。全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00公里。最快捷的方式當屬飛行,飛機巡航高度在6000至8000米,行程僅50分鐘。
黔西南州副州長代樂説,興義機場今年客流量已近100萬人次,全年將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其中,8月份運輸旅客13萬餘人次,創下2020年後單月旅客吞吐量歷史新高。
答案之一是文旅業態起來了。黔西南通過打造國際山地旅游品牌,讓老百姓守着萬峰林這棵搖錢樹,過上小康生活。黔西南州林業局的工作人員余醇説,老百姓就憑一個蛋炒飯也能過得好。
這很難想象,蛋炒飯能賺幾個錢呢?將軍橋是“蛋炒飯一條街”,假期旅游時商家日銷售額上萬元。
了解地質科學的熱情,是促使人們追隨徐霞客腳步的另一大因素。幾乎所有的專家和受訪者都強調興義世界地質公園有很強的科普價值,是開展研學的理想之地。
王雲忠出生長大於貴州龍化石原位保護館所在的烏沙村,如今在3公里外的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做化石修復工作,他倍感自豪地説,一個鎮有兩個博物館在全世界也不多見。
田字格萬峰林民族實驗學校的教學大樓仿佛在玩漸變色游戲,由下而上是深藍、黑、灰、綠等12種顏色,分別對應地質年代的12紀,比喻了生命起源、大爆發、大滅絕、再次大爆發到生機勃勃的歷程。孩子們會熱情地為你介紹不同地質年代和代表性動物等常識。
黔西南州綠緣動植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克雲&&,複雜的地貌和良好的溫度、濕度為興義的生物多樣性創造了自然生境。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在地質、文化、教育、科普方面都有意義,是一個影響後代的大事。(記者 肖郎平 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