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精準錨定市場監管“五者”定位-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精準錨定市場監管“五者”定位

2024-09-20 09:14:58  來源:貴州日報

精準錨定市場監管“五者”定位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服務高質量發展綜述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省經營主體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總量達到460.03萬戶,其中企業115.42萬戶。經營主體發展呈“結構改善、企業增速高”的良好態勢。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如何推動經營主體更好發展,如何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如何建設統一大市場,如何讓“知産”變“資産”服務企業發展,如何讓市場經濟持續、健康、有序發展……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提出“五者”定位——當好經營主體提質擴容的促生者、當好現代化産業體系的促進者、當好統一大市場的促建者、當好創新成果和知識産權轉化運用的促成者、當好高水平市場安全的促安者,着力在圍繞中心中找準位置、服務大局中體現價值。

  定位準才能方向明,坐標清才能思路清。在“五者”定位的基礎上,我省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不斷激發,市場監管高質量發展之路走得堅定有力。

  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

  貴州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經營主體,特別是具有較強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優強企業作支撐。

  今年1至7月,全省新設經營主體33.81萬戶,其中新設企業9.13萬戶。

  圍繞經營主體准入、準營和退出,省市場監管局建立了涵蓋經營主體全鏈條、各環節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更好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通過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企業登出便利化改革和加快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等措施,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持續推進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通辦”,企業開辦全流程辦理時間持續鞏固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實現了“材料最少,表單最簡,流程最優,時間最短”。

  “現在,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申請人只需提交1份申請表,最多跑1次即可完成企業信息變更、企業登出登記業務辦理。”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負責人説。

  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質量技術、品牌建設、標準引領等關鍵因素。9月4日,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建設,貴州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貴質通)正式上線,實現了質量基礎設施服務“最多跑一次”。

  &&的投入使用,將解決企業質量、技術、服務資源信息不對稱問題,真正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足不出戶實現業務全程在線辦理。

  近年來,通過深入實施質量強省建設,紮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我省産品質量持續提升,工業産品合格率達95.3%。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省“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産基地”建設中,董香型白酒因沒有國家標準香型,在拓寬海外市場上遇到了阻力。了解情況後,省市場監管局向上爭取制定董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經不懈努力,《白酒質量要求第12部分:董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於2024年7月獲得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立項。這將對傳承和發揚董香型白酒釀製技藝,豐富貴州白酒産業結構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在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設上,成立了貴州省大數據信息安全産業計量測試中心。目前,該中心已突破並掌握了大數據安全、隱私信息防洩露、區塊鏈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具備數據包發送速率、吞吐量等14項關鍵參數測試能力。

  優化市場環境 促建統一大市場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7月18日,《貴州省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規程(試行)》在全國率先&&。對涉及經營者經濟活動的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程序、審查責任、審查時限、方法路徑等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目的在於進一步規範各級政府行為,切實保障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通過關注貴州省招投標公共服務&&招標公告,不管是辦公用品及電腦耗材,還是印章刻製,只要我們滿足條件,就可以參與到政府採購項目中,與符合條件的企業共同競爭。”前段時間在六盤水市鍾山區政府招投標項目中競標的新翊司防偽印章有限公司負責人説。

  過去一段時間,在印章刻製、共享單車、廣告位出租、防雷檢測等一般競爭性領域,市場准入隱形壁壘仍一定程度存在。為此,省市場監管局通過在全省部署開展整治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突出問題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專項行動,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集中清理,對政策措施內容與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要求相抵觸的予以修訂和廢止。目前,已修訂、廢止48件。

  在激發市場活力,維護市場公平秩序上,市場監管腳步從未停歇。今年4月,喜訊傳來: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綜合研究評定,遵義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預計在2024年底,遵義市將建成50個商業秘密保護點、15個商業秘密保護指導站,從要素供應保障、政策支撐等方面為企業發展和商業秘密保護營造良好環境。

  此外,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還聚焦網絡領域、“一老一小”、醫療美容等重點民生領域、旅游等營銷領域以及創新創造創業領域,深入開展了反不正當競爭守護行動。今年上半年,累計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11起,罰沒金額502.41萬元。

  “我們致力於用公正嚴格的監管執法促進市場規範發展,有效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省市場監管局競爭直銷處負責人&&。

  轉化創新成果 提升産業競爭力

  一直以來,貴州大力促進專利轉化運用,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但在推進的過程中,仍面臨專利轉化率偏低,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需求結合不緊密等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省市場監管局從強化統籌、健全機制、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培育樣板、健全網絡、強化服務等7個方面全面發力,着力破解專利技術“不願轉、不會轉、不敢轉”等難題。同時,修訂《貴州省知識産權高質量發展資助辦法》,不斷加大對專利轉化運用的支持力度。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持下,知識産權作為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轉化為“最大增量”的催化劑作用正在逐漸彰顯,知識産權轉化運用加速推進。今年上半年,我省有效發明專利2.36萬件、同比增長19.7%,高價值發明專利和國際專利分別同比增長23.26%、23.08%。

  在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項名為“一種多結晶形態的三元前驅體及其製備方法”高價值核心專利在開闢一條高容量、高倍率、長循環的鋰電新路徑的同時,已落地形成技術成果産業化。據統計,該公司三元前驅體産品2020至2023年連續四年出貨量、出口量居全球第一,在韓國、日本、美國、歐洲等市場優勢不斷擴大,得到了海外客戶的廣泛認可。其中,2021至2023年共生産高品質三元前驅體約54.6萬噸,銷售總額高達575億元。

  在貴州大學,通過高價值專利技術轉化策略和商業化推廣方案,2023年以來,該校已盤活98件專利轉化,累計達533件。尤其是宋寶安院士團隊的綠色農藥專利技術在2006年專利技術轉讓合作的基礎上再次成功許可給廣西田園生化股份公司,許可金額達1600萬元。高校專利技術釋放最大價值的同時,企業經濟效益也在顯著增長,預計今年廣西田園將實現銷售收入超20億元。

  聚焦“六大産業基地”建設、“富礦精開”“東數西算”等重點領域,省市場監管系統積極探索建立“政産學研介”深度融合的高價值核心專利培育中心,對每家中心給予50萬元經費支持,經年度評價合格,3年內每年再給予50萬元穩定支持,以此推進高價值專利前瞻性培育、挖掘和布局,不斷夯實專利轉化運用基礎。

  “我們將立足‘五者’定位,圍繞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全面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改革,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貢獻市場監管力量。”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鮑貝貝)

[責任編輯:劉昌餘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