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安盤高速建設工地的報道丨天空之橋是“天門”-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來自安盤高速建設工地的報道丨天空之橋是“天門”

2024-09-20 09:24:50  來源:六盤水日報社

  9月12日正午時分,水城區最偏遠的花戛鄉境內,天上烈日當空,地面熱浪滾滾。碧綠的北盤江迂迴曲折從大峽谷中穿行東去,高山峽谷與藍天白雲構成一幅氣勢磅礡的山水畫卷。從水盤東線黑葉猴自然保護區界牌處的懸崖上極目遠眺,藍天白雲下,在北盤江岸兩座分屬野鐘鄉、花戛鄉的大山山口處,高高矗立的兩座大橋主塔對視相望,兩排高大粗壯的橋墩分別向兩邊延伸。這,就是正在建設中的安盤高速天門特大橋。

北盤江大峽谷。

高高矗立的兩座大橋主塔對視相望。

  據悉,安盤高速公路天門特大橋橋面至江面高度差達560米,相當於200層樓高,建成後為雙向六車道鋼桁梁懸索橋世界第一高橋。

建設中的天門特大橋。

  “天門特大橋位於六盤水市水城區境內,橫跨北盤江大峽谷,是安盤高速公路的標誌性和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全長1553米,結構形式為11×40+820+7×40鋼桁梁懸索橋+T梁,橋梁起訖樁號為:K92+812~K94+365。安順岸主塔高度為192米,盤州岸主塔高度為135米,兩岸均為重力式錨碇。大橋主跨達820米,鋼桁梁立面位於雙向0.7%的人字縱坡上,全橋共61個節段吊裝單元,包括主桁梁鋼桁架和正交異性鋼橋面板兩部分,板桁結合,節段最大吊裝重量330t。其建設難度列世界前列,技術含量達國際先進水平。”陪同我們在施工現場採訪的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安盤高速公路6標段項目部書記杜再松説。

建設中的天門特大橋。

  走進天門特大橋建設現場,我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高聳入雲的主塔如同巨人般矗立在北盤江大峽谷兩岸,大型塔吊、鋼架橫樑在空中縱橫交錯,施工人員身着安全裝備,有的在高空作業,有的在地面指揮,有的在焊接,有的在測量……各種施工設備轟鳴作響,大型塔吊、起重機、挂籃等在緊張工作;混凝土攪拌車、運料車等工程車輛來回穿梭;30米、40米T梁預製場,各種材料、製造裝備有序堆放。整個施工現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30米、40米T梁預製場。

  “聽説我們修的這座大橋的高度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嘞,覺得責任重大,一年多來,在工友們的共同努力下,大橋的盤州岸主塔已順利封頂。接下來,我還要經歷整座大橋的修建全過程,有幸參與修建這座世界級大橋,我心裏自豪得很……”施工人員祝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説。

天門特大橋 11#主塔及安順岸錨碇。

天門特大橋 12#主塔及盤州岸錨碇。

  “天門特大橋盤州岸主墩共計12根樁,每樁直徑3.8m,40m深。通常一個孔樁配兩台捲揚機,4個人開挖,有些是兩對夫妻,有些是父子。他們多數是貴州本地人,長期從事山區挖孔工作,施工經驗豐富。”杜再松介紹説。

  “我和妻子何成香是天門特大橋主墩處的一對挖孔搭檔。人工挖孔樁,是一人在深井中工作,一人在井口守望配合。幹工程的人都知道,丈夫在深孔裏面作業,鑽孔、爆破、除渣、做護壁,很苦很累;妻子在孔口做輔助,操作機架、提升出渣筒,負責孔口及周邊的安全,隨便一個小石頭落下或者出渣筒碰壁,孔墻的坍塌,鋼絲繩的斷裂,或者捲揚機剎車失控都會發生危險。”工人鄭維德介紹説,他在井下幹活的時候,妻子在井口做輔助工作,他心裏比較踏實。夫妻倆你挖我提,步調一致,配合默契,以最安全的施工方式,穩紮穩打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建設中的天門特大橋。

  中鐵廣州局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安盤高速6標段項目部總工程師陳成傑告訴我們,“在天門特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技術創新與突破將貫穿始終。項目部組建了技術攻關團隊,深入施工一線,積極解決各類技術難題,採用GPS靜態測量技術、機器人自動定位設備等先進技術手段,有效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同時,技術團隊還積極開展科研活動,深入研究山區懸索橋的建造關鍵技術和耐久性能提升等重要課題,為大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僅在混凝土施工方面,項目就面臨着諸多挑戰。由於大橋位於峽谷地帶,氣溫變化大、濕度高,對混凝土的質量要求極高。為此,項目部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優化配合比設計,確保混凝土輸送的質量與效率,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問題,採用冷卻管編號、添加冰塊及實時監控等手段進行管理,有效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和安全。

40米T梁智慧生産線。

  “天門特大橋所處的位置,決定了該項目的生態環保要求極嚴。為此,項目部嚴格落實環保要求,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施工前,對所有參與人員進行詳盡的技術指導與安全培訓;在施工過程中採用全封閉自動液壓爬模施工技術等環保措施,減少噪音和粉塵污染。同時,我們還加強對施工區域周邊環境的監測和保護工作,確保施工與環保並重。”陳成傑介紹説。

  “自2023年3月1日開工建設以來,天門特大橋工程建設推進有序,目前,盤州岸塔身高為135米的12號主塔已經全面封頂,正在加快推進安順岸11號主塔的建設施工。11號主塔採用鋼筋混凝土門式結構,塔身高近200米,施工難度極大。為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項目部精心構建了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雙重保障體系,一支訓練有素的安全巡邏隊伍實行24小時輪班制,對大橋進行定時定點巡查,同時,智能信息化監控系統也發揮着重要作用,通過大數據、高清攝像頭等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對施工區域的全方位監控。”在盤州岸主塔下的&&上,杜再松告訴我們,在安盤高速6標段建設現場,每天有1300多名工人輪班施工,共投入各類機械設備220多&,主要設備有門式起重機14&,橋式起重機4&,塔式起重機16&,施工升降機11&,汽車吊26&,挖掘機43&,自卸貨車48輛,混凝土運輸車18輛。按照當前的施工進度,預計2025年10月天門特大橋可實現合龍。

質量檢查。

  “天門特大橋是滬昆國家高速公路安順至盤州段擴容工程(安盤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橋的建設不僅具有重要的交通意義和經濟價值,更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天門特大橋建成後通車後,將極大縮短兩岸居民的行車時間,提高區域交通通行能力,促進當地旅游業及礦産資源的開發利用,助力鄉村振興。安盤高速的建成通車,將緩解現滬昆高速的交通壓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水城區花戛鄉黨委書記朱培源説,通車後的天門特大橋將成為連接安順與盤州的重要紐帶,也將成為貴州省乃至全國橋梁建設領域的一張亮麗名片。

天門特大橋效果圖。

  “等大橋合龍時,我代表項目部邀請你們再來現場採訪,共同見證那一重大歷史時刻!”在離開天門特大橋建設現場時,杜再松與我們作了個愉快的採訪預約。(記者 彭紹良 江弢 曾傑)

[責任編輯: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