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大方縣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紅星村天麻種植基地搬運天麻。周訓貴 攝
陽光、雨露、雲霧,地處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腹地的大方,得天時、倚地利,孕育出草本精靈——天麻。大方,也因盛産天麻於2008年8月27日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天麻之鄉”的榮譽稱號。大方天麻之特,貴在道地,稟異於其他天麻,正在於此處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水充足、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1.8℃,平均海拔1500米,土壤多為酸性砂質黃棕壤,天麻就長在常綠與落葉闊葉林混交的灌木疏林地帶。
清洗乾淨的大方生天麻。龍翎 攝
天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名曰赤箭,列草部上品”,以塊莖為藥食用,具有“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輕身增年”之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天麻對治療眩暈頭痛、風濕腰痛、眼歪斜、四肢痙攣、肢體麻木、小兒驚厥等病症效果明顯,主要是因其含有天麻素成分。而大方天麻其天麻素含量較高,且含有鉀、鈉、鈣、硼、鋅、硒等10余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藥用食用價值極大,素以“滋補之王”而馳名中外。
貴州省大方縣特色産業天麻豐收場景。羅大富 攝
中國人食用和藥用天麻的歷史有兩千多年以上,《本草綱目》載天麻有“久服益氣,輕身長年”之效。唐代,書法家柳公權《赤箭帖》取天麻作扶老之用,據傳唐明皇李隆基每天清晨要調服一盅“赤箭粉”滋補身體,然後才臨朝理政,可見當時大方天麻作為貢品已經是身價很高的營養保健品。《大定府志·方物篇(藥類)》記載,明代洪武年間,大方天麻是著名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進貢朝廷之“皇室貢品”。清代,大方天麻作為名貴藥材運銷省外,光緒年間還出口到日本和東南亞各國。
工人在貴州省大方縣九龍天麻公司對天麻烘乾數據進行監測。周訓貴 攝
全國天麻共有5大類,大方縣就有烏天麻、紅天麻、綠天麻、黃天麻4類,“中國天麻數貴州,貴州天麻數大方”早已成為天麻界的“馳名商標”。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編纂的權威著作《中華本草》在天麻項下註明:“以貴州産質量較好,銷全國,並出口。”《中國地道藥材》將天麻列為“貴藥”之首。而在貴州天麻中,大方天麻具有質地堅實、肉質肥厚、飽滿圓潤、環紋較少、頂芽較小、斷面明亮、特異味濃、漿汁豐富、綠色生態等優點,無論外觀性狀或內在質量均居首位。
在大方,不僅野生天麻資源豐富,人工種植更是歷史悠久。1957年,大方縣就試驗成功天麻的無性繁殖栽培技術。1985年,郭榮帶着在貴陽參訓贈發的蜜環菌材和天麻種回家試種,拉開了大方人工倣野生天麻無性種植的序幕。1998年,張光文的天麻有性繁殖栽培實驗獲得成功,解決了天麻種源及退化問題,其研發的袋裝蜜環菌更是全國首創,大方天麻進入規模化種植軌道。2001年,文平成立九龍天麻公司並發展成為貴州首家集天麻科研、種植、加工、産品開發、銷售為一體的民營企業,引領大方天麻全産業鏈標準化、規範化、規模化、産業化。
工人在貴州省大方縣九龍天麻公司深加工車間將加工好的天麻酒取下。吳貴榮 攝
在當地政府和天麻企業的共同推動下,大方天麻一路披荊斬棘。2008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大方天麻”實施地理標誌産品保護。201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大方“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天麻)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019年,農業農村部認定大方為全國唯一“國家級區域性良種(天麻)繁育基地”。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復貴州天麻為首批藥食同源試生産名目。2023年,國家衞生健康委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文將天麻等9種物質納入藥食同源目錄,大方縣10個天麻團體標準獲貴州省專家組評審通過。
天麻産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的領航引路。2009年,大方縣編制了《中藥産業天麻專項發展10年規劃》。2010年,編制了《貴州省大方縣中藥産業發展規劃(2010~2020年)》。2016年,貴州省地方標準《地理標誌産品大方天麻》&&實施。2023年,大方縣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大方天麻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計劃三年種植天麻達8萬畝、綜合産值30億元以上,並配套建設商品菌材生産基地和蜜環菌、萌發菌、天麻種“兩菌一種”供應中心。
主播在黔西北電商直播基地展示天麻産品。周訓貴 攝
如何讓大方天麻産得出、存得住、賣得好,大方在存儲端、銷售端下足了功夫。2021年,天河區注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700萬元,總投資2億余元的“中國·貴州天麻交易中心”啟動建設,2023年11建成並投入使用。2023年6月,農工黨聯引京東集團建設京東科技(大方)生物資産數字化服務基地,同年12月正式設立開業,建成天麻展廳、電商直播基地、線上競拍中心等。同年,在廣州國際醫藥港設立大方天麻銷售中心,成立廣州粵黔中藥有限公司,大方天麻進入粵港澳大灣區。
貴州省大方縣九龍天麻公司天麻系列産品。吳貴榮 攝
品牌宣推是全面提升大方天麻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重要舉措。2016年6月,承辦了第四屆全國天麻會議暨中國(大方)天麻産業發展高峰論壇。2019年4月,中國天麻“藥食同源”推進會暨貴州省菌物學會天麻産業分會在方舉行。2023年4月,參加了第六屆全國優質農産品博覽會(上海)展銷會,大方天麻作為《貴州農業品牌》在滬公布;8月,大方“貴天麻”系列産品亮相在香港舉行的中國農業展團對接交流會;11月,承辦了第3屆中國(貴州)天麻節暨第2屆畢節天麻博覽會。
中國天麻之鄉獎牌。(毛道安供圖)
天麻富農助振興。目前,大方已建立天麻種植、精深加工、産品研發、存儲銷售的完整産業鏈。截至2024年7月,全縣種植天麻5.36萬畝,覆蓋25個鄉(鎮、街道),擁有經營主體168家,精深加工産品30余個,備案食用産品23個,“藥食同源”試點生産企業3家,保健食品批號2個,預計綜合總産值達14億元。天麻膳食文化廣為傳播,保健産品在全國養生界中聲名鵲起,“天麻宴”更是大方人接待貴賓的必備。從藥袋到餐桌,從食用到保健,大方天麻正在為更多人帶去健康。(吳貴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