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烏江 澎湃“綠能”——行走烏江看沿岸之變-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浩蕩烏江 澎湃“綠能”——行走烏江看沿岸之變

2024-08-18 09:45:28  來源:貴州日報

  奔騰的烏江,發源於烏蒙山東麓,滋養錦繡壯美的貴州大地。

  近年來,貴州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生態航道建設、船舶污染整治、港口岸電改造等,推動烏江航運降碳減污擴綠成效顯著,讓烏江黃金水道澎湃無限“綠能”。

  今日烏江,在保護與發展中,浩蕩前行。

  江與江岸之變

  8月14日,烏江航道余慶港區,貨輪駛過,江面波光粼粼。

  “快看,我們離江面起碼有20米,依舊還能看到水裏翻滾的魚。真是透亮的烏江水。”航電638號貨輪船長胡萬平站在岸上遠望,江邊的山脈全被樹木覆蓋,一眼望去,全是綠色。

  貨輪緩緩啟動,離開碼頭,兩岸漸漸開闊起來,“水清岸綠、白鷺蹁躚”的美景成為常態。

  “以前岸邊有很多房子,江上還佈滿了養魚的網箱。”胡萬平説,曾經岸邊有污水進入烏江,有些地段的江水還散發出臭味。

  治污,也要治漁。2018年,貴州全面取締網箱養殖,引導漁民轉産上岸,全省累計取締網箱養殖面積33543畝,烏江流域的9579畝養殖網箱被全部拆除。

  2022年3月底,《貴州省深化烏江流域生態保護專項行動方案》印發,提出深入推進烏江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將烏江流域打造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示範區……

  水又清亮了,魚蝦回來了。如今,烏江水質狀況均為優,全省河流出境斷面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類別。

  船與港口之變

  “不能向江裏丟一片紙。”66歲的船老大劉兵與船員開早會時總會叮囑一句。

  劉兵的記憶中,以前的船,可以説是水上拖拉機、行走的污染源。燒的是煤,拉的還是煤。船頭黑煙滾滾,船尾粉塵撲面。

  現在,劉兵開的貨輪即將迭代換新。“為了節能減排,公司正在計劃將司屬船舶替換為新能源動能。”劉兵説。

  船在變,港口更在變。

  烏江航道上,許多港口錨泊地都接通了岸電設施(即岸邊供電設施),讓船靠岸休整、裝貨卸貨時,能接上供電設施,不再需要啟動發動機維持動能,不僅降低運輸的成本,還能減少燃油消耗,更加節能環保。

  劉兵算了一筆賬,靠岸裝貨的時間使用岸電,比使用發動機供能節省2/3的油。

  船舶在江上航行,好幾日都不能靠岸。船員在船上,吃喝都是烏江水。以前沒那意識,污水垃圾都往江裏倒。

  現如今,船員都要通過不斷地教育培訓監督,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開一趟貨輪,從貴州到重慶、江蘇,船行千里,不向江裏丟一片紙。

  值得一提的是,烏江航運沿線港口都設污染物接收轉運設施。船員們必須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都交給碼頭免費處理,貨輪才能作業。曾經船上、碼頭上污水橫流、黑灰遍地成為了歷史。

  烏江上船和港口的改變,既保護了江水,也保護江岸。

  貨與貨源之變

  貫徹新發展理念,一場深刻變革隨着烏江奔涌向前。

  8月14日,遵義港沙灣碼頭,一艘艘貨船整齊排列,等待裝貨。它們將滿載貨物沿烏江而下,直達重慶涪陵,駛入長江。

  “17輛重型貨車才能裝滿一艘船,內河航運優勢逐步體現,隨之,烏江運力逐步擴增。”貴州港航港口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耘峰説。

  剛工作那些年,李耘峰在貴州各個港口接觸最多的貨物是礦石原料。

  近年來,貴州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産業正蓬勃。

  貴州磷化集團將磷石膏變廢為寶,製成包裝箱、塗料、可降解地膜等多種産品,走出一條循環經濟的綠色發展路子,實現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雙贏。

  寧德時代、比亞迪、湖南裕能、深圳盛屯等頭部企業入黔發展,中偉股份、振華新材、安達科技等本土企業迅速成長並成功上市,築起了貴州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的發展優勢和動能。

  綠色産業的發展,改變着烏江貨運的貨物與貨源。“我們港口現在運輸的貨物已經在慢慢變化。”李耘峰展示一張貨運清單,貨物一欄不再像以前那樣是清一色的礦石原料,逐步出現一些硫酸銨、化肥等通過礦石精加工出來的産品,以及貴州各地綠色農特産品。

  2024年上半年,貴州港航港口開發有限公司完成吞吐量26.17萬噸,同比增長432.99%。

  “精加工的産品重量更輕、更貴、更有市場競爭力。市場對貴州産品的需求,讓烏江航運日漸興盛。”李耘峰説,“綠能”讓烏江黃金水道産生黃金效益。

  眼下,烏江水清魚躍、船來船往,新發展理念為烏江航運帶來澎湃活力。(記者 魯毅 權若青 潘德玉)

[責任編輯:吳雨 謝素香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