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在貴州省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楊柳村的吊瓜種植基地,吊瓜的枝蔓正沿着瓜架肆意鋪展,放眼望去,一個個碧綠的小吊瓜垂挂在茂盛的藤蔓上猶如綠色的翡翠,格外喜人。
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楊柳村吊瓜基地一角。(姚慧 攝)
“我今年種了60余畝吊瓜,目前長勢不錯,預計今年8月底,基地的吊瓜可開始采收,預計産量可達12000多公斤,産值可達30余萬元。”基地負責人戴國英信心滿滿。
“小吊瓜由於果型小、甜度高,既便於運輸、儲存,又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戴國英介紹,吊瓜種植見效快、風險低,屬於綠色生態産業,頗具發展潛力。吊瓜全身都是寶,瓜子可食用,瓜殼能入藥,植物的根還能製作成天花粉,具有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等功效。
吊瓜懸垂在瓜架上。(姚慧 攝)
“今年是我種植吊瓜的第三年,這個産業追肥、除草、防蟲治病等需要大量勞動力,最多的時候每天需要20多個工人,長期在這務工的群眾年收入可達1萬元左右。”戴國英説,下一步準備在吊瓜基地裏套種百合,實現一地多收,提升産業效益。
曾香是楊柳村的村民,她長期在吊瓜種植基地裏務工。“吊瓜基地有活路做的時候,一天能掙120元左右,一年下來加上土地流轉金收入還是可以的。”曾香高興地説。
密密麻麻的吊瓜從瓜藤上垂下來。(姚慧 攝)
近年來,該鄉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機遇,不斷優化、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利用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産業,而小小的吊瓜産業則鋪就了當地群眾的致富路,成為該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促進群眾增收的“致富瓜”。
據了解,目前除了楊柳村外,該鄉羊橋村、祝壩村、龍統村、龍灣村等村寨均在種植,總面積250余畝,預計總産值130余萬元,同時可帶動當地80余名村民就近務工增收。
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楊柳村吊瓜産業基地。(嚴惠 攝)
産業興則鄉村興,産業旺則鄉村旺。該鄉黨委書記石朝亮&&,將繼續圍繞鄉村産業振興目標,以黨建示範為引領,發揮自身優勢,充分調動和發揮“土專家”和“田秀才”的示範帶動作用,通過土地流轉、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等措施,不斷擴大吊瓜産業規模,帶動更多村集體和農戶增收致富,讓小吊瓜“吊”出鄉村振興大“錢”景。(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