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16時至22日15時,貴陽貴安共出現6站特大暴雨(清鎮市3站、觀山湖區3站)、65站大暴雨(烏當區14站、清鎮市10站、白雲區16站、觀山湖區11站、雲岩區4站、南明區1站、修文縣3站、貴安新區4站)、77站暴雨(烏當區5站、貴安新區5站、花溪區21站、清鎮市12站、雲岩區2站、南明區5站、開陽縣14站、修文縣10站、觀山湖區3站)、37站大雨、47站中雨、15站小雨。
貴陽貴安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組織相關單位開展防汛工作會商,加強指揮調度、應急處置,確保從早從快從實做好各項應急保障工作,全力確保各轄區、各行業領域應對汛期災害措施有力有效。貴陽各區(市、縣)和貴安新區聞“汛”而動,嚴格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貴安新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積極行動,全面落實安全度汛各項措施。在接到大雨暴雨天氣預警後,支隊主要負責人對防汛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進一步強化24小時值班值守工作,全面清點裝備、檢查物資,做實做細防汛搶險各項準備。暴雨來襲時,全體人員迅速到崗到位,重點對易積水路段和點位進行檢查,發現積水嚴重的路段,迅速實施應急處置,及時疏通堵塞井蓋,並勸導行人及過往車輛繞行。湖潮鄉抓實抓細防汛各項工作,建立防汛應急指揮體系,形成鄉黨委統籌部署、各部門協同聯動、全鄉黨員幹部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緊急信息報告制度。發動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幹部、網格員等組成“防汛先鋒”,層層壓緊壓實責任,確保決策高效精準、落實到位見效。針對轄區的山塘水庫、危舊房屋、道路隱患點等重點區域,採取全覆蓋式排查,動態掌握風險隱患變化,儲備好防汛物資,確保“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防”。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社區(村)廣播等載體,及時發送氣象預警、極端天氣溫馨提示、暴雨天避險指南等,提高群眾的應急避險能力和防範隱患的安全意識。
6月16日以來,南明區舉行防汛工作專題會、碰頭會、現場會6次,要求各鄉(街道)、職能部門強化汛期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強汛區巡查頻次,強化信息報送,加強物資、隊伍及人員準備工作,並督促各單位認真落實各項應急處置措施,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一一進行整改。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堅持區分管領導到區應急局值班及相關部門到區應急局聯合值班值守,各包保領導到各自包保鄉(街道)督促指導,進一步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確保安全度汛。南明區消防、公安、綜合行政執法、應急、鄉(街道)已落實1000餘人的防汛救援及應急處置隊伍,人員24小時待命,織密織牢汛期安全防線,各鄉(街道)已儲備物資38類、16924件。同時,南明區設置應急指揮中心16個、應急避難場所39個,各應急避難場所設置應急物資庫,與貴州合力超市採購有限公司、貴陽供電局城南分局、貴陽北控水務南明分公司簽訂應急食品、應急供電、應急供水、應急排污協議,保障供貨、供物渠道暢通。
為確保防汛工作有效開展,觀山湖區加強實時監測和預警工作,針對雨情、水情和地質災害隱患點,建立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網絡,及時發布預警信息,提醒廣大群眾做好防範工作。做好應急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在雨情發生前及時加強應急隊伍建設,確保防汛物資儲備到位;雨情發生後,全區各級應急隊伍迅速行動,有序開展巡邏巡查、應急處置等工作。針對城市易積水點和農村道路等區域,提前開展巡查排查和排水工作,確保在降雨過程中能夠迅速排水、保障交通暢通。針對交通出行問題,提前作出安排部署,確保貴陽北站、金陽客車站等交通樞紐無旅客積壓情況,城市道路、軌道交通等交通設施正常通行。截至目前,全區居民用水、用氣和通訊未受影響。接下來,觀山湖區將繼續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加強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為保障全區安全度汛,貴陽高新區應急管理局提前部署相關工作,制定《防汛關鍵環節重點任務一覽表》《“溝長制”排水系統運行工作流程圖》,全面梳理城市防汛排澇設施分佈、運行情況、風險隱患點、有效管控措施、四級管理責任人,完善城市防汛排澇事前、事中、事後各階段工作流程,並細化預警預報、信息發布、應急保障相關工作措施。出現強降雨天氣以來,該局以“迅”應汛,第一時間出動工作人員對前期排查出的低窪風險點進行巡邏排查,發現高海路與同城大道交叉口、高海路與科才路交叉口、同城大道中小企業孵化園路段出現輕微積水的情況並及時處置,目前3個積水點均恢復正常。接下來,高新區將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路面低窪點、易積水點等的巡查管控,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6月21日18時至22日7時,烏當區共出現7站大暴雨,涉及水田、新堡、百宜、羊昌四個鄉鎮,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22日4時的羊昌鎮。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烏當區各級各部門迅速反應,密切關注汛情,並對重點水域、地質災害隱患點、道路等進行巡視巡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截至6月22日9時30分,全區主要災情為部分道路邊坡垮塌、道路被水淹、道路塌陷、部分農作物受損、變壓器被雷擊、停電故障等,暫未接到較大以上災情報告。此前,烏當區已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持續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風險斜坡等巡查排查工作,並儲備大米6.9萬斤、帳篷40頂等,還向全區13個鄉(鎮、街道)發放發電機、潛水泵、救生圈(衣)、應急照明燈等13個品類3985件(&、套)應急救援物資裝備。
面對本輪強降雨,花溪區聞“汛”而動,對防汛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嚴格落實各項防汛應急準備和工作措施。在物資方面,花溪區對應急物資的數量、質量等進行多次檢查,對缺少的物資進行及時補充,對過期、損壞、受潮的物資進行及時更換和處理,同步加大與第三方的合作力度,協議儲備了包括防洪沙石、大型機械設備等物資,確保數量充足、狀態良好,滿足應急搶險工作需要。在風險排查方面,對下拉槽、易積水區域、地下停車場、商超、水庫、山塘、河流、地災隱患點、風險斜坡、涉水景區的風險隱患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在值班值守方面,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在崗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所有重點區域和風險隱患點均落實包保並安排應急隊伍或相關責任人進行現場值守。在隊伍方面,自6月16日以來,各應急隊伍已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做好防汛搶險救援救災等應急準備。
6月21日晚以來,貴陽經開區組織4支應急搶險隊伍共108人投入到防汛工作中,發現的3處積水點已被及時處置。據了解,經開轄區存在16個易積水點,包括開發大道一鳴寬城路段、二十五中路段、花溪大道中曹司回轉匝道、珠清路大興星城二號門路段等。21日晚,經開區從4支應急搶險隊伍中抽出部分人員,專門值守易積水路段,重點對易積水點路段城市道路、市政下拉槽等關鍵區域進行嚴密監控。除定點值守之外,經開區還安排8個車隊共24名應急人員負責在各個重點路段進行不間斷巡查。22日凌晨4點半,巡查人員在巡查中發現3個積水點,分別位於開發大道一鳴寬城路段、花溪大道騰龍灣匝道、西南環線農科院門口。應急隊伍迅速分頭行動,通過抽水和排水作業,僅用40多分鐘就讓這三個路段恢復正常通行。截至22日16點,經開區內暫未發現新的積水點。
面對強降雨天氣,白雲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陣以待、嚴防死守,各單位部門堅守崗位,全面壓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完善應急預案、建立搶險隊伍、做好物資儲備、加強應急處置等,嚴格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和各項防汛措施。在具體工作中,該區依託白雲區防汛抗旱指揮中心監控&&,密切監控降雨和汛情演變,及時匯總發布各類汛情信息並進行實時調度,強化風險隱患專業化判斷和綜合性監測,對山洪易發點、水庫和山塘等重要風險隱患點進行嚴密防控。各責任單位部門、鄉鎮街道嚴格落實主要領導在崗履職,強化值守,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實現有效快速處置。截至6月22日上午8點,白雲區13處在冊地災隱患點無異常;11座水庫、45個山塘等山洪災害危險區正常;城區道路通行正常。接下來,白雲區將層層壓實責任,全方位落實各項防汛應急舉措,繼續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和值班值守,切實做到嚴密嚴實嚴防,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保障要素到位、各級責任到位,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入汛以來,修文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圍繞責任體系,實行“縣長負總責、副縣長包片負責、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重點成員單位包督查、鄉鎮領導包村(居)、村(居)黨員幹部包戶”的防汛工作責任制。修文縣應急管理局會同氣象、水務、自然資源、交通、文旅、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雨情、水情、汛情、災情會商,研判風險形勢,並於6月16日啟動防汛IV級響應。同時,修文縣為126個村(居)配備電筒630把、雨衣630件、雨鞋630雙、擴音喇叭252個、救生衣252件、救生圈252個,為12個鄉鎮(街道)配備排澇水泵、排澇水管、應急照明燈、對講機等。(記者 田一酈 湯欣健 梁俊鵬 冉婷林 蔡婕 陳佳藝 黎榮 黃菊 李春明 梁婧 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