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工業主導産業丨盤州:精開“江南煤都”主煤倉-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做強工業主導産業丨盤州:精開“江南煤都”主煤倉

2024-06-18 10:43:53  來源:貴州日報

精開“江南煤都”主煤倉

——“做強工業主導産業”系列報道之盤州篇

  5月16日,盤南2×660兆瓦低熱值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舉行主廠房第一罐混凝土澆築儀式,這一重要節點,標誌着此項目正式進入建設CFB鍋爐綜合利用標杆電廠和新能源、循環經濟、綠色環保示範電廠新階段。

  盤南項目位於盤州市大山鎮,是貴州省“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建設2×66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設施。

  作為全國百強縣和“江南煤都”的主煤倉,盤州市擁有貴州三分之一的煤炭産能。對盤州市這樣的資源型地區而言,低碳轉型不是簡單地“去煤化”,而是在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增量的同時,圍繞煤炭及其上下游産業的存量進行優化改造。

  與此同時,盤州正加快推進能源産業發展,走好“煤—電—焦—氣—化”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着力打造一批産業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競爭能力強的優勢産業集群。

  做大做強煤炭産業

  臟、累、苦,是多數人對於井下採煤的傳統印象。如今,在智能化煤礦,只需要操作人員輕點鼠標“一鍵啟動”,伴隨着大屏幕上各類數據跳躍,遠端的採煤機割煤、推溜、移架,煤炭便被運送到地面。高效、智能化成為煤炭開採的新標籤。

  採煤機智能切割煤壁、放頂煤作業全自動化、井下移動設備上傳排查安全問題、大型設備智能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24小時在線監測……在位於盤州市的山腳樹煤礦,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先進技術手段一應俱全,為安全生産、高效經營和技術改造提供了有效保障。

  從“鐵鍬”到“鼠標”,笨重的採煤工作變成“指尖運動”。盤州市大力推動煤炭産業機械化升級改造和安全生産標準化建設,淘汰落後採煤工藝,煤炭産業發展綠色智能化含量不斷提升。

  “堅定以煤炭為主的能源主導産業不動搖,落實‘富礦精開’要求,搶抓全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機遇,實施煤炭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按照新建一批、技改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盤活一批、淘汰一批變革煤炭開採方式、創新煤炭利用方式,推動煤礦國有化、機械化、智能化發展。”盤州市能源局黨組成員張容籍説。

  截至目前,盤州市煤礦91處共計産能7095萬噸。以煤炭為基礎,以焦化産業為支撐,推動盤北經濟開發區建設省級優質化工園區,加大盤南産業園區化工園區申報力度,推動千萬噸級焦化産業布局落實,着力打造“煤—焦—氣—化”一體化循環經濟。

  在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展示區,精煤、焦炭、煤焦油、液氨、二甲苯、非芳烴、LNG、氫氣等産品應有盡有,展示着煤化工産業一步步從粗放生産走向精深加工、由精深加工走向科技創新的精彩蝶變。

  經過多年發展,天能焦化公司形成了煤炭洗選、焦化、化工産品精深加工以及廢水、廢氣、廢渣、廢熱回收等9條完整的循環經濟産業鏈。對煤炭精細解剖,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清晰。

  做深做實新能源産業

  關停不具備整合或技改擴能條件的煤礦是做“減法”,發展綠色能源是做“加法”,關停與發展的加減法為能源産業騰挪出了廣闊空間。

  老黑山風電場58颱風力發電機組産生效益非常可觀。據老黑山風電場值班長李玉虎介紹,平均單&機組年發電量超350萬千瓦時,機組運行10年來,累計發電20.31億千瓦時。

  一新一舊的轉換,是盤州市發展現代化産業體系的生動實踐。在多數人熟知的煤炭資源之外,盤州市還擁有得天獨厚的風資源和光資源。盤州市充分利用這一資源稟賦優勢,全力構建“風、光、水、火”多能互補格局。

  盤州市通過積極向上爭取發電指標,提高機組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認真研究外購動力煤置換本地優質煤機制,打通陜西、新疆、山西等市外動力煤採購渠道,提升電煤保供能力。同時加大煤炭儲配中心建設力度,建設完善煤炭産業配套服務功能,打造百萬噸級大型煤炭儲配基地。

  在火電方面,加快盤州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盤江新光電廠、盤南低熱值發電等項目建設進度,推動盤縣電廠、盤南電廠、國投盤江機組優化改造,力爭新增發電55億千瓦時。

  光伏方面,推進柏果銅廠溝二期農業光伏項目建成發電,加快推進大山鎮新光村一期15萬千瓦、高光15萬千瓦、雞場坪一期20萬千瓦農業光伏電站等項目建設,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10萬千瓦。

  在風能方面,加快推進落喜河風電場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要積極探索生物質發電、微風發電等電力産業,形成新的增長量。

  裝備製造集群發展

  盤州市立足煤炭産業對能礦裝備的剛性需求,朝着“建成西南地區能礦裝備製造基地、長江以南重要能源裝備製造産業基地”目標,全力打造以紅果經濟開發區為中心的能礦裝備製造産業集群。

  通過一個大項目的落地,帶動一個産業集群,進而推動一個地區經濟增長。貴州盤譽泰合機械有限公司是由貴州譽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貴州譽創機械有限公司於2018年落地紅果經濟開發區後,積極發揮“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紮實開展延鏈補鏈拓鏈強鏈提升行動的成果。

  “我們着力發揮鏈主企業的帶動作用,紮實開展延鏈補鏈拓鏈強鏈提升行動,積極謀劃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零件與材料等領域發展。”譽能裝備集團董事長向立告訴記者。

  目前,“鏈條”企業漸成氣候,主營煤層氣(瓦斯)開發利用、LNG加氣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建設的盤州博躍新能源開發利用有限公司,以及主營充電樁研製、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盤州羅賓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業內已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

  同時,還將煤機設備製造企業、煤礦企業、金融機構和供應鏈企業納入&&生態服務圈,構建“設備貿易+煤炭貿易+鋼材貿易+物流運輸”運營新模式,減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風險,為煤礦企業提供一站式定制化解決方案。

  “目前,紅果經濟開發區能礦裝備産業初步形成了掘進、支護、運輸以及集整機製造、關鍵部件製造、易耗件生産、基礎加工製造、維修再製造、租賃貿易服務於一體的全産業體系。”盤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經濟運行科負責人余琛陽説,盤州已有能礦裝備製造及配套企業52家,帶動産業蓬勃發展,“貴州省盤州市複雜煤層煤機裝備製造産業集群”獲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稱號。(記者 江婷婷 尚宇傑)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