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學生在學習織布。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十分注重水族文化傳承,將水書、水族民歌、水族刺繡、水族紡織等引進校園,納入課堂教學。老師毎周按照學校制定的民族文化課程給學生傳授水書、水族民歌、刺繡工藝等,培養水族後繼鄉土人才,讓非遺在校園裏傳承與發展,深受學生喜愛。
在水族鄉,水書傳承最為重要。水族文字歷史悠久,被水書先生代代相傳,主要用於記載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2006年,水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一名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繡鞋墊。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學生在學唱水族民歌。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學生在學習讀水書。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學生在學習繡鞋墊。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一名老師在教學生學唱水族民歌。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
6月11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水尾水族鄉中心校,一名老師在教學生讀水書。新華網發(李長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