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劍河縣南哨鎮的大口黑鱸魚養殖項目正式拉開帷幕。首批11萬尾魚苗已成功落戶第一條生産線,預計半年內,7條生産線將全面投産,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養殖基地全景航拍。(嚴春生 攝)
在南哨鎮大口黑鱸魚養殖場外,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為養殖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自然活水,溪水通過過濾後被分別引入養殖池和室內養殖場,為魚苗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
排列整齊的室內養殖設施。(嚴春生 攝)
走進室內養殖場,數十個巨大圓形鐵“桶”一字排開,飼養員站在鐵“桶”旁喂料,只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忽然躍出無數條魚苗爭食。桶裝孵化養殖具有尾水回用、節約水資源、綠色生態等多重優勢,實現了孵化養殖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時,還便於精細化管理,可降低病害發生率、提高産品質量,實現高效養殖。
養殖基地邊清澈的溪流。(楊婷 攝)
“此次引進的11萬尾魚苗將作為種魚進行孵化,預計6月將再引進一批魚卵用於孵化,8月份左右,首批魚苗將達到銷售標準,預計産值可達200萬元。隨着生産線的全面投産,整個項目將實現可觀的經濟效益。”貴州省東民水産有限責任公司生産技術總監麥建業介紹到。
大口黑鱸魚以其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口感鮮美而備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廣闊。
技術人員正在檢查魚苗的長勢。(楊婷 攝)
“大口黑鱸魚它對生長環境要求很高,劍河縣這邊空氣、水質、環境都比較適合我們這個魚的生長,在這裡孵化出來的魚苗它的品質非常高,産生的經濟價值也高。”貴州省東民水産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管理總監沈文蘭説。
用來育種的大口黑鱸魚苗。(楊婷 攝)
據了解,南哨鎮大口黑鱸魚項目由龍頭公司劍河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場地,並引入貴州省東民水産有限責任公司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共同推動項目的實施和發展。
下一步,劍河縣將繼續加強對大口黑鱸魚養殖項目的支持和指導,探索更多産業振興路徑。結合劍河實際情況和資源優勢,培育和發展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産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嚴春生 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