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時節,華燈初上,微風從南明河上吹來,空氣中瀰漫着美食的香味,各色店招燈光斑斕交錯,創意市集讓人目不暇接……煙火氣在貴陽老城區文旅新地標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升騰。
青雲市集、太平路、曹狀元街區、新印1950……近年來,貴陽文旅消費新地標、新興産業聚集地在老城區不斷涌現,游客、市民的游覽名單持續增多。
如何走好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文化與經濟交融共興的新路子?推開新印1950的時間之門,在青雲市集的夜間經濟之中,感受太平路街區的生活新範式……密碼就藏在不斷調整角度、幅度、溫度的老城更新之中。
廠房更新 激發商業新活力
回廊墻上的老照片、油印機等工業遺存的視覺符號、巷頂上以活字印刷形式呈現的百家姓……走進新印1950街區,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那個充滿歷史厚重感的年代。
5月25日,新印1950街區正式開園。這座承載着貴陽印刷歷史記憶的老廠房,經過精心提級改造,開園當天就吸引了數萬名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消費。
家門口的商業街區,讓周圍居民的幸福感增添不少。“我從小就住在這附近,現在看到它變成這麼時尚的文創街區,真的很激動,飯後又多了一個散步的好去處。”家住友誼路的居民張志林興奮地説。
幾年前,貴州新華印刷廠老廠區因公司搬遷而閒置。2022年以來,雲岩區聯合貴州出版集團在新華印刷廠老廠區打造城市文化産業的新亮點和文化創意的新高地,新印1950街區應運而生。
經過兩年多的重新布局、打造,新華印刷廠舊廠房變成如今集餐飲、書店、印刷博物館、文創、零售、酒吧、戶外、劇場等業態於一體的文創商業新街區,成為貴陽老城區商業的一張新名片。
從舊時的印刷機械到如今的創意雕塑,從復古的裝修風格到現代的藝術裝潢,新印1950,這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工業與文化的商業街區,不僅為貴陽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休閒購物和文化體驗場所,也為貴陽老城區的商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道路改造 帶來消費新體驗
每當夜幕降臨,青雲市集五彩繽紛的招牌閃耀,往來行人如織,一家家餐飲店內飄出的香味撩撥着路人的味蕾,吸引游客駐足品味,周記留一手特色烤魚就是其中之一。
夏日傍晚7點,店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隨着青雲路改造煥新,店裏的生意愈發火爆,日均銷售額約3萬元。”周記留一手特色烤魚負責人鄢聖宗説。
作為一站式體驗綜合街區的青雲市集,2020年依託城市舊改、退街入室等政策,貴陽將青雲路街道上的青雲燈飾廣場(原貴陽老針織廠)作為商業改造對象,對老街進行重新規劃和升級。
歷經一年多的精心打磨,青雲路一改昔日嘈雜、無序的舊貌,逐步變成集餐飲、文創、娛樂為一體,宜居、宜商、宜游的綜合商業特色示範步行街。
放眼望去,人潮涌動。熱氣騰騰的美食區,集聚了腸旺面、烤魚、烙鍋等貴州美食;風格懷舊的文創體驗區,咖啡店、手工體驗店、非遺文創店比比皆是;潮玩區域內派對酒吧、運動場館、電競網吧等多家高顏值潮流業態讓傳統夜市與現代潮流碰撞出新的火花。
變化不止,發展不停,煙火不息。如今,走進青雲市集,市井煙火的歷史感與時尚潮流的年輕態結合得恰到好處;未來,青雲市集將在融合與發展中碰撞出更多火花,助力城市更新,打造文旅典範,為貴陽市民和游客帶來新的消費體驗。
河流復涌 激活消費新動能
在雲岩區噴水池中華中路臨街,一隻酷帥的卡通猴充滿了趣味與活力,吸引不少市民駐足。在它的身後,就是太平路改造提升更新項目。
街區全新IP形象、河道揭蓋復涌、老橋1:1復原、潮玩街區沿河而建……今年1月,貴陽市貫城河復涌暨太平路開街儀式在太平路正式舉行,“消失”近20年的貫城河重現水清河晏新景象。
以貫城河為紐帶,以街巷為載體,太平路老街煥新顏,串聯起了老貴陽的歷史人文和新貴陽的潮流風貌,展現出了城市精緻煙火氣。
“我從小就在這片區域長大,以前的樣子還記得清清楚楚。”家住附近的林青利回憶道,“那時候這裡並沒有這麼熱鬧,店舖也不多。但現在你看,人流量大了,店舖也多了,還有很多時尚的裝飾和元素。”
據了解,太平路城市更新改造項目是貴陽市“一河一道兩片”改造提升中“一河”的首開項目,於2023年3月啟動,總用地面積4.59公頃,包含太平路、大同街、龍井巷、沙井巷、貢院巷等區域,該項目通過改造“一河兩地五橋五街”,煥發出新生機。
賡續文脈、提升品質、升級産業。貴陽創新打造了多個多元化消費新地標,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城市更新的綜合效益正在不斷顯現,這樣的活化利用也將越來越多。(記者 陳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