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産業引領 繪就“強村富民”新畫卷-新華網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新華視點丨産業引領 繪就“強村富民”新畫卷

2024-05-31 18:12:06  來源:新華網

  新征程實現新跨越,要讓新時代農村“顏值”更靚、農業“路子”更寬、農民“口袋”更鼓。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以“黔進先鋒·貴在行動”為總載體,探索實施“強村富民”行動,圍繞強基層組織、強集體經濟,富農民“口袋”、富農民“腦袋”“兩強兩富”目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打造鄉村振興“強引擎”。

  2023年以來,銅仁市思南縣在全面實施“強村富民”行動中,堅持把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3月,思南縣孫家壩鎮雙山村肉牛養殖戶黎強從孫家壩黃牛集散中心購買了60多頭牛。每隔一段時間,技術專家都會上門回訪,查看牛的長勢,向養殖戶講解肉牛養殖的注意事項。

  今年以來,孫家壩鎮聚焦“強村富民”目標,新建孫家壩黃牛集散中心,並引進吉林輝煌牧業入駐進行管理運營,發揮“農民+合作社+企業”在技術、資金、資源上的利益聯結機製作用,在全鎮營造購牛、養牛、售牛的良好氛圍。

  在孫家壩黃牛集散中心的“牛超市”,400多頭西門塔爾牛小牛犢毛色光亮。這些從吉林採購過來的優質小牛犢,在這裡經過15天的精心調理後,再“投放市場”,大大降低了農戶外出購牛的成本和風險。

  為進一步發展好肉牛産業,孫家壩鎮還&&了一系列産業幫扶舉措,建立肉牛貸款專項機制,推出肉牛保險跟蹤機制,由政府與企業承擔保費,確保牛犢出現風險有兜底保障。2023年來,累計發放肉牛養殖貸款2600萬元,為群眾購買肉牛保險50萬元,覆蓋17個村(社區)680戶肉牛養殖戶。

  在思南縣三道水鄉周寨村,當地結合實際發展山地特色紅薯産業,通過延伸産業鏈、提高附加值、以龍頭企業帶動當地上萬群眾增收。在周寨村的貴州佳裏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紅薯育苗基地裏,十余名村民正手持剪刀,將一株株紅薯苗剪下打捆後,準備送往各個紅薯種植基地。

  周寨村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村民們祖祖輩輩都有種植紅薯的習慣,2016年以來,當地陸續建起了紅薯粉加工廠和公司,開啟紅薯種選育、種植、澱粉加工、産品開發、銷售等全産業鏈的探索之路。

  依託高標準紅薯粉加工企業,周寨村採取“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發展模式,村集體合作社將産業資金、閒置資産量化打包入股貴州佳裏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動該村及周邊上萬農戶參與紅薯種植,還發展起了紅薯酒廠、飼料廠、肉牛養殖場。紅薯渣、紅薯藤作為主要飼料用來喂牛,牛糞則回收到基地種植紅薯、大米,形成了以紅薯為代表的多形態産業閉環。

  據統計,周寨村2023年人均純收入26000元,集體經濟收入150萬元,先後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等榮譽稱號。

  今年以來,銅仁市松桃縣苗王城景區迎來旅游熱,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這裡參觀風格獨特的建築,欣賞豐富多彩的民俗,領略當地苗族群眾的淳樸民風。

  苗王城景區位於松桃縣正大鎮薅菜村。近年來,薅菜村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把鄉村旅游作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充分挖掘整合自然山水、田園風光、歷史文化遺産和傳統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打造以苗族文化為核心,集非遺民俗表演、文化交流、康養旅居、互動游樂、農耕體驗等於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特色産業,走出一條以鄉村旅游促村集體經濟增收的致富路。

  此外,為富農民“口袋”,松桃縣整合14個鄉鎮的政策、資金、人力、用地四種資源共建強村富民工坊,通過“龍頭企業+強村富民公司+強村富民工坊+村級微工坊(家庭工坊)”組織方式,與松桃縣東西部協作龍頭企業合作。

  在松桃縣孟溪樂嘉産業園的注塑、噴油、移印、裝配4個標準化車間內,工人們正全神貫注趕制訂單。

  松桃縣孟溪強村富民工坊以“訂單式”生産銷售中高端塑膠手辦玩具為主。截至目前,工坊産值超過8000萬元,收益1050萬元,帶動周邊16個鄉鎮2450名勞動力就業,幫助務工群眾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堅持用好用活“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在“聯”“帶”上下功夫,在利益聯結上補短板,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目前,松桃縣培育了省級龍頭企業15家、市級龍頭企業38家、縣級龍頭企業64家。

  出品人:孫志平

  監製:張平鋒

  製片人:李傑

  統籌:王健

  編導:劉瑞娟

  記者:楊焱彬

  報道員:田政、田艷琴、柳琴紅、楊雯靖、吳輝、瞿雨、張洪權

  配音:蔡紫涵(實習)

  片頭製作: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

[責任編輯:劉昌餘 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