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貴州磷化集團年産2.5萬噸無水石膏母粒及環保包裝箱生産現場,湖北省隨州市大同文化有限公司工藝總監李昊拿出隨身攜帶的40倍光電放大鏡,查看剛下線的包裝箱上的印刷網點。
“這款包裝箱印刷網點飽滿,漸變過渡自然,字跡套印精準,很有市場前景。”李昊説,這次初步考察,讓他萌生了與磷化集團合作的想法。
貴州磷化綠色環保産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忠華既忙碌又欣喜,“磷石膏+”循環利用産業鏈的建立,是他的底氣。
面對磷石膏綜合利用這一世界級難題,作為行業龍頭的貴州磷化集團已累計投入30億元,構建起産業化路徑,成為貴州推動磷石膏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生動注腳。
當前,貴州全力推進“富礦精開”,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勝勢。前不久,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磷石膏綜合利用行動方案》,更為磷石膏加快利用蓄能添力。
2023年,貴州磷化集團磷石膏綜合利用737.12萬噸,綜合利用率80.73%,産業化消納170.13萬噸。目前,貴州磷化集團保有1億噸工業副産石膏資源。為持續盤活這些“新原料”,開年至今,企業頻出高招。
3月初,一種新型無水石膏基膠凝劑漿用於磷礦井下填充,這一無害化處理磷石膏的創新成果,大幅提升了礦山開採安全性,每年還能多消納超10萬噸磷石膏。
在該集團開陽生産基地,一堵如積木般組裝拼接而成的演示墻體引人注目。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我們近期研製出的石膏互鎖模塊墻體,每個砌塊邊緣都設有榫頭與榫槽,這種新型裝配式墻體穩定性更強、施工效率更高。”
不論是包裝箱,還是井下填充料、高精度砌塊,無水石膏都是其主要原料。陳忠華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年産30萬噸高溫無水石膏項目産出的Ⅱ型無水石膏,憑藉優異性能,與下游裝飾材料、市政材料等産業進行耦合,有望形成一個全新的百億級業態。
加快低成本磷石膏制硫酸工藝研發及推廣應用,也是未來推動磷石膏産業化、規模化利用的一條新路徑。
3月27日,貴州磷化集團投建的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聯産水泥裝置一次性投料試車成功。這一産能規模全球第一的裝置,每年能消耗磷石膏140萬噸、生産硫酸60萬噸和水泥80萬噸。
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固廢處置利用專委會副主席劉志浩認為,貴州磷化集團投産無水石膏包裝箱、高精度石膏砌塊,拓展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新場景,從産業發展前景上看,或將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在貴州磷化集團4月20日舉辦的石膏綠色應用産品及服務交流會上,中國五冶集團第六工程公司總經理羅先福被新款的石膏建材産品“圈粉”:“目前,我們在四川的建築規模對建材需求用量巨大,下一步將與貴州磷化集團在無水石膏建材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我相信把磷石膏資源與新技術、新設備相結合,能使磷石膏實現資源化利用。”高分子材料先進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所所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殷小春説,他的團隊與磷化集團在無水石膏高分子材料應用領域還在繼續探索。
針對建材板塊,貴州磷化集團還積極推動符合標準的磷石膏綜合利用産品納入産品認證範圍和推廣目錄、建築節能推廣使用技術産品目錄,同時組織力量,對相關産品標準進行制修訂,提升了社會對磷石膏産品的認可和接受度。
“《磷石膏綜合利用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磷石膏路基材料驗證應用,在這方面我們也取得實效,目前,我們生産的磷石膏公路路基填料,在設計道路填方量大於挖方量的場景中大有作為。”陳忠華説。
此前,瞿金平院士團隊與貴州磷化集團在磷石膏産品性能、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展開了深入合作並取得突破。
“我們將與磷化集團共同深入研究磷石膏功能母粒開發技術及裝備、高含磷石膏功能薄膜吹塑成型技術、聚烯烴/磷石膏複合中空格子板先進製造技術。”瞿金平院士團隊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黃照夏&&。
中國包裝聯合會副秘書長胡正陽認為,磷化集團為包裝行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行業發展要以綠色新材料技術和循環經濟回收利用技術為引領,以全生命周期、全産業鏈發展思維為指導,以協調配套的生産製造體系、循環流通體系、回收利用體系和監管認證體系為支撐,統籌規劃。
在推動磷石膏綜合利用的事業中,以産業鏈、創新鏈、生態鏈融通發展為路徑,不同主體都在找準自己的新坐標。
在黔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勝威化工集團不久前與貴州大學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利用一款新型催化劑,使磷石膏中的磷、硫、氟等元素得以分類提取,實現回收增值。
貴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則規劃在工廠與礦山之間架設一個長約5公里的皮帶運輸走廊,一邊把磷礦石運往工廠,一邊把制酸副産的磷石膏運往礦山用於採礦充填,實現閉環耦合發展。
貴州以化工園區為載體,以産業集群為牽引,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産業化發展的體量增大、範圍變廣,以“磷”開拓新業態,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協同的産業模式,將帶動磷石膏資源高值利用取得更大突破。(記者 管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