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打通“心墻” 才能拆除圍墻-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施秉:打通“心墻” 才能拆除圍墻

2024-05-10 18:30:10  來源:施秉縣人民法院

  “現在,當着法官的面,我們馬上把這堵圍墻拆了……”吳某及其族人説着便自帶工具拆除了修建在張某房屋旁的圍墻。近日,施秉縣人民法院雙井法庭巡迴審理一起排除妨害糾紛案件,經過法官耐心細緻地釋法明理,案件當場調解成功,並在法官見證下恢復通行。

  案情簡介

  原告張某與被告吳某係寨鄰,2024年2月初,被告吳某緊挨着原告張某家的房屋修建了一堵圍墻,影響了張某的日常通行。張某多次以該圍墻妨礙其通行為由向村委及鎮政府反映,但都調解未果,遂訴至法院。

巡迴審理現場

  巡迴審理:打通“心墻”,修復鄰里情

  案件受理後,考慮到雙方當事人地處偏遠,以及當地排除妨害、相鄰糾紛易發的現狀,法官決定將法庭“搬”到村委會。庭審中,被告吳某認為張某房屋旁的空地是其老屋基,圍墻是其與族人一起修建,不應由其一人承擔責任,應追加一起修建圍墻的人為被告。

  為一次性解決糾紛,承辦法官立即休庭,到現場實地勘察,組織雙方調解,圍繞鄰里關係,從法理、情理以及現實利益等多角度耐心仔細地分別向當事人解釋,分析利弊。最終,張某與吳某達成和解,張某不得佔用房屋旁邊空地,吳某拆除圍墻。隨後,雙方當場簽訂調解協議。

現場調解

  案結事了:拆除圍墻,當場執行

  為盡快恢復通行,徹底化解兩家矛盾,達成和解後,法官立即督促雙方履行協議。在法官的見證下,阻礙張某家通行的圍墻被拆除。至此,本案圓滿解決。

達成協定後現場拆除圍墻

  法官寄語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巷”這個鄰里間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成就了一段睦鄰友好的禮讓佳話。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處理鄰里關係時,應本着有利生産、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合理行使自身權利,盡量減少給相鄰權利人生活帶來的不便,共同構建和諧美好的生活生産環境。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