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平塘縣推出沉浸式旅游産品,游客拼裝“中國天眼”模型,聆聽星星的聲音——
來天文小鎮仰望星空
“五一”假期,在平塘天文小鎮,有趣的“中國天眼”模型拼裝活動,吸引了許多省內外游客參與。中國天眼科普基地將天文科普與旅游結合,推出沉浸式感受“中國天眼”建設的新方式。
在模型拼裝現場,由工作人員引導,游客們化身“中國天眼”工程師,一起搭建模型。
“我們參觀‘中國天眼’基地後,孩子們看到這個模型就想拼接一下。”貴陽游客穆華麗説,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自己動手,大家一起合作,在有趣的拼接過程中,了解它的建造方法和基本構造,對“中國天眼”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我們家孩子一直拼,很感興趣,體驗了一段難忘的研學之旅。”
廣西游客韋陳昊明去了南仁東紀念館,了解“中國天眼”的建造歷史。“在學校聽講‘中國天眼’的時候,我就非常感興趣,這次來,一看到有模型就立馬想參與,親手製作模型很有意思。”
在拼裝過程中,游客們詳細了解了“中國天眼”的鋼架構造和信號接收原理,感悟科技工作者的艱辛與不易。
貴州平塘問天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學中心經理胡雨騫&&,“我們展示‘中國天眼’模型,讓大家免費體驗,就是想讓各地游客對‘中國天眼’加深了解。”
這個假期,平塘天文小鎮再次迎來天文研學游熱潮。國內外的游客慕名前來,領略“中國天眼”科技魅力,學習天文知識,探索浩瀚宇宙奧秘。
來自黔東南的胡萬萍,正在臨時售票處排隊買票。她早早就相約好友帶着小孩,在“五一”參觀“中國天眼”,為孩子種下“天文夢”的種子。
“很憧憬也很嚮往,能親眼見到、體驗到中國技術的發展和實力,很激動。”胡萬萍説。
近年來,平塘縣天文小鎮成為全國的研學探索地之一。研學團隊和天文愛好者來此詳細了解FAST建造歷程及各類天文知識,聆聽脈衝星的聲音,體驗和探索天文奧秘。
“愉快!激動!我聽到了星星的聲音,學到很多天文知識。”貴陽小朋友余沁冉開心地説。
“首先感覺到祖國的強大,科技的進步。”貴陽游客余瀟帶着孩子游覽後説,“這趟研學也讓孩子提起對天文學的興趣,為今後的學習找到目標。”
自今年4月6日零點起,中國天眼FAST自由觀測項目申請通道向全球開放後,不僅吸引了眾多外國科學家預約觀測,大量外國游客也紛紛前來“中國天眼”景區參觀。
來自巴西的天文愛好者達尼洛(Danilo)説,多年來都想一睹FAST風采,今年“五一”,他在平塘天文小鎮得償所願。
“我年輕的時候對天文很着迷,‘中國天眼’開始工作的時候我就很想來看一下。今天,我來了,很感動,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達尼洛説。
為迎接“五一”旅游熱潮,“中國天眼”景區提前做好各項工作預案,策劃天文研學精品路線及活動,還推出非遺文化進景區和美食節等系列活動,利用天文研學游輻射帶動作用,發揮天文小鎮核心區優勢,促進景區多元化發展。
貴州平塘問天公司市場營銷部負責人范大猛介紹稱,“假期的游客以親子客群為主,以貴州周邊省份居多。”據統計,今年“五一”期間,截至5月4號12時,“中國天眼”景區共接待游客4.37萬人次。(平塘縣融媒體中心 何明珠 廖毓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