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甕安,茶香四溢。
四月的甕安大地,處處生機盎然。近20萬畝茶樹競相吐新綠,茶香瀰漫山野。
村民採茶增收的喜悅。(甕安縣委宣傳部 供圖)
眼下正是茶企趕生産,茶農採茶忙的時節。相較於周邊地區,甕安的春天要來得晚一些。前期受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今年茶葉開採比往年遲了10天左右,但茶葉長勢依舊很好。
首茬春茶因其茶香馥鬱、茶味醇正,深受市場喜愛,其採摘時機尤為重要。
位於建中鎮的甕安縣鑫玉白茶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平琴説:“今年茶葉開採時間比較晚,4月初才開始採摘,到現在為止,在周邊招了300多個採茶工,外地招了70多個採茶工,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還需要大量的採茶工人。”
同處於建中鎮的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是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擁有茶園1.2萬畝。眼下該茶企茶園基地每天務工人數達800人以上,茶葉加工車間有50人左右。
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黃金芽基地。(甕安縣委宣傳部 供圖)
茶企茶園忙起來,茶農的“錢袋子”也鼓起來。
位於中坪鎮艾州村的貴州桔揚雨辰茶業有限公司茶業種植基地,當地村民李遠芳嫻熟地採摘着茶葉,她高興地説,“我家離茶園很近,每年到春茶採摘的這段時間,我都會來茶園採茶,每天能夠採14斤左右,按25元一斤來算,一天收入有300多元錢。”
“目前公司採茶收茶帶動了周邊農戶就業達1000戶以上,他們的年均增收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説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收入,去年公司一共發放給務工人員工資近200萬元。”貴州桔揚雨辰茶業有限公司經理王銳軒&&,企業現有2000余畝茶園,與當地及周邊地區的大戶、茶農合作茶園達6000余畝,擁有生産線6條,每年的設計産能加工幹茶約1500噸,每天收的鮮茶葉量達50噸。
與之相鄰的甕安縣安陽茶業發展有限公司擁有茶園1500畝,該企業員工陳敬負責給採茶村民進行茶葉稱重計量,他説:“現在一天的採茶量大約在1700斤左右,茶産品主要銷往上海、浙江等地。”
甕安縣嵐關鄉茶海村雲頂山茶場。(甕安縣委宣傳部 供圖)
甕安縣嵐關鄉茶海村雲頂山茶場也迎來一年中最忙的時節,該茶場質檢員唐天德每天凌晨5點會準時來到甕安縣城南白水河路口採茶工臨時集散地,組織茶農有序乘車到茶山。“茶場每天用工量是200多人,我們要求每輛車都不能超載,要配合茶山管理,讓茶農安安全全來到茶園,平平安安回到家裏。”唐天德天不亮就得出門,他主要負責茶場安全,把關茶葉質量。
茶山綿延起伏,茶樹蒼翠欲滴,茶農忙於採摘,呈現在眼簾的是一幅幅“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畫卷。
茶産業作為甕安縣鄉村振興的第一産業,全縣茶園面積達20.81萬畝,投産茶園面積19.8萬畝(其中,綠茶13.3萬畝、白茶6.5萬畝(黃金芽0.21萬畝))。全縣培育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1家、省級龍頭企業12家、州級龍頭企業15家、縣級龍頭企業14家。10000畝茶園以上鄉鎮有6個、1000畝以上茶産業村有35個。“甕安白茶”“甕安黃金芽”遠銷省內外,有的甚至遠銷海外。
大力發展“茶經濟”,做好“茶文章”,甕安培育了一批規模大、起點高、規格高、質量高的歐標茶園和茶企,成為“貴州綠茶”45個茶葉主産縣之一。榮獲中國流通協會授予“2023年全國重點産茶縣域”稱號,建中鎮榮獲“貴州省重點産茶鄉鎮”稱號。(陳輝碧 曾妮 趙才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