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妹戚托小鎮“東方踢踏舞”的新時代節拍-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阿妹戚托小鎮“東方踢踏舞”的新時代節拍

2024-04-11 20:13:46  來源:貴州日報

  登高俯瞰,晴隆縣三寶街道阿妹戚托小鎮褐墻灰瓦、花窗雕欄,整體建築風格、附屬配套設施等都有機融入了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充斥著濃鬱的民族風情。

  作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中唯一整建制搬遷的少數民族特色小鎮,這裏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入夜,走進這方新生土地上,漫山遍野雕欄花窗、古色古香的民居亮起燈,在黑夜中串聯起依山勢綿延不絕的暖黃色燈光。站在三寶塔俯瞰小鎮夜色,如置身萬丈星河中,沉醉忘返。

  小鎮居民文安梅告訴我們,阿妹戚托小鎮的名字,源自當地彝族舞蹈“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發源于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漢語意譯為“姑娘出嫁舞”,是彝族人民農耕文化的結晶,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追溯三寶彝族的祖先,原係古代西南民族爨蠻的一支係,史稱“西爨白蠻”,居于滇西北。隨著時間的推進,部族群體的稱謂逐漸演變為“彝”。數百年前,三寶彝族先民不甘忍受統治者的奴役、壓迫和剝削,于是舉家遷徙,逃離故土,跋山涉水進入北盤江流域,隱居深山,並依靠山林謀生計。

  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勞作、日常生活及其民族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彝族舞蹈,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具有“東方踢踏舞”美譽的姑娘出嫁舞——“阿妹戚托”。生活在當地的彝族同胞,在姑娘出嫁時都會跳這種舞。

  “阿妹戚托”為女子群舞,以偶數組成隊形,以8人、12人或16人不等為組,人員增減以偶數計,手拉手即可起舞,隊形或呈直排,或呈圓狀。舞蹈分為12小節,即:彝語之“傘踏”(漢語意為歡送出嫁)、“西踏非踏母”(勤儉持家)、“含各勾梁”(送鐮刀)、“其蘭朵”(送粑粑)、“密幾包”(農閒)、“其摩羅”(播種)、“哄的”(插秧)、“節根間”(幸福靠勞動)、“美液朵”(薅秧)、“機堵”(耕作)、“吉踏吉摩踏”(勞動快樂)、“其醒然”(祝新娘終身幸福)。

  1956年,阿妹戚托參加貴州省第一屆工農業藝術會演並榮獲優勝獎後,曾到北京懷仁堂演出,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讚譽。此後,由于生産、生活、經濟貧困等因素制約,“阿妹戚托”舞蹈漸漸匿跡。

  1981年,晴隆縣文化館派出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前往三寶鄉,學習和搶救阿妹戚托這一彝族文化藝術標本。1986年秋,晴隆縣地方志辦公室在搜集整理地方民族文化藝術資料時,方知會跳阿妹戚托者,僅存毛玉臺等幾人,故將阿妹戚托載入地方歷史文獻《晴隆縣志》,使之得以傳承。2014年8月,阿妹戚托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

  2017年,隨著三寶鄉群眾整鄉易地扶貧搬遷進城,以“阿妹戚托”為代表的彝族文化也在城裏逐漸落地生根。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阿妹戚托舞蹈省級傳承人,文安梅為此付出不少。

  “‘阿妹戚托’能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和喜愛,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援,尤其是搬遷進城後,走上了更大的舞臺。”文安梅説,把彝族文化傳承好,不僅能留住鄉愁,還能豐富大家搬遷進城後的娛樂生活。

  阿妹戚托小鎮裏,一棟棟彝族風情濃鬱的亮褐色小樓依山而建,臺階式的建築布局讓民居錯落有致,曲線坡面屋頂盡收眼底,美輪美奐。一些房屋的墻上,精心手繪了少數民族特色圖畫,彝家人平常用的蓑衣、鬥笠、水缸等器物都被用心收集起來裝飾小鎮,就連路牌都被精心烙印上了民族特色的標簽。

  小鎮有了原先生活的痕跡,有了自己熟悉的東西,再加上夜晚跳一曲刻在童年記憶裏的“阿妹戚托”,三寶人的根在這片土地上徹底扎了下來。(記者 李允鳳)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