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新職業”|“村超”金靴:被鄉村體育改變的人生-新華網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鄉村“新職業”|“村超”金靴:被鄉村體育改變的人生

2024-04-11 16:26:03  來源:新華網

海報設計:潘紅宇 楊芊早(實習)

  新華社貴陽4月11日電(記者汪軍、羅羽)從賣卷粉到當足球教練,“村超”金靴董永恒名氣越來越大。

  過去一段時間,被網友親切稱為“董球王”的董永恒,先後受聘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古州鎮第四小學、忠誠鎮忠誠中學等多所學校的足球顧問,並開設了自己的足球培訓班,向當地學生傳授足球技能。

  2023年5月至7月,在榕江縣,全稱為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村超”賽事火出國門。當地20支村級球隊的六七百名球員,用近百場比賽鑄就鄉村足球賽事“榕江輝煌”。

  董永恒(左一)在對榕江縣的小球員進行培訓(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代表榕江縣忠誠村足球隊出戰的董永恒,憑藉13輪比賽打入15粒進球的表現,榮膺“村超”射手王,奪得金靴獎。從“卷粉王”到“董球王”,從賣卷粉到教足球,董永恒從未想過,他的命運會因“村超”發生轉折。

  在榕江縣城董永恒經營的卷粉店門前,隨時可見排隊的食客。卷粉是當地特色小吃,外皮薄韌絲滑,內餡鮮美多汁。今年35歲的董永恒,對這道美食的製作很有心得。2022年,在榕江舉行的美食大賽中,董永恒經營的小店榮獲“卷粉王”稱號。

 董永恒在曾經經營的卷粉店幫忙製作卷粉,如今這家卷粉店已轉讓給董永恒的親戚經營(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地處月亮山腹地的榕江有很多家卷粉小吃店,想要在眾多老店裏“突出重圍”,難度可想而知。董永恒的卷粉店,是從他姑媽手中接過來的。從選材、備料到製作卷粉,他每天要堅持12個小時。

  “要幹就幹出點名堂。”這是董永恒對小店的態度,也是他對待足球的態度。

  董永恒的“足球生涯”,最早要回溯到小學三年級。那時候,鎮上有一些成年人經常到他所在的忠誠小學踢球,他和小夥伴沒啥可玩,就跟着大家一起踢。無教練、無場地、無裁判,就這樣,董永恒與小夥伴踢着“快樂足球”。

  董永恒(中)在對榕江縣的小球員進行培訓(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後來,董永恒經常觀看足球電視轉播,學習一些足球知識和技能。上了初中,他經常和同伴組隊,對手不乏高中生。“雖然同高年級對抗,但有時候還要讓他們球。”董永恒説。憑藉出眾的技術,他慢慢成為榕江足球人眼中的“定海神針”。

  不過,2009年,考上貴州民族大學的董永恒加入校隊,卻因“野路子”的踢法被教練按在板凳上。為啥坐冷板凳?他在思考這個問題,並留心教練怎麼教,課後下功夫糾正,並通過一次次比賽提升。在教練嚴格要求下,他的技術越來越成熟。

  董永恒(前排右五)比賽前與球隊隊員合影(1月20日攝)。新華社發(王炳真 攝)

  進入大二,董永恒踢進了主力陣容,這讓他更加發奮努力。大四時,他與隊友為學校贏得特步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貴州賽區冠軍,並代表貴州拿到該賽事南大區賽第二名,由此也獲得教練肯定。

  為何“村超”誕生於榕江縣?在他看來,這與當地對鄉村體育的支持分不開。榕江有很多開放式球場,學校和體育公園場地也是免費開放,能夠讓更多群眾獲得健身鍛煉的機會。

  董永恒期待,乘着如今開展火熱的鄉村賽事的東風,通過在學校做公益足球教練,以及在榕江做足球培訓教練的身份,來傳授自己的足球知識和技能,能培養出更多熱愛踢足球的新生代,為榕江足球更好發展助上一臂之力。

 董永恒在榕江縣進行足球訓練(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董永恒(右)在對榕江縣的小球員進行培訓(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董永恒(右)和隊友進行足球訓練(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董永恒(右二)在曾經經營的卷粉店幫忙,如今這家卷粉店已轉讓給董永恒的親戚經營(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董永恒在曾經經營的卷粉店幫忙,如今這家卷粉店已轉讓給董永恒的親戚經營(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董永恒在貴州“村超”球場教小朋友練球(2023年11月7日攝)。新華社發(王炳真 攝)

  董永恒(左二)與法國人民援助會隊球員在比賽(2月26日攝)。新華社發(李長華 攝)

[責任編輯:王雪松 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