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成林處 陽光黔西南
——黔西南州緊扣特色文旅資源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感覺這裡空氣特別好,風景也特別好,興義人也很熱情,刷到短視頻看到白天風景如畫,夜景燈火璀璨,就過來玩。有山有水有古樓建築,裏面非常漂亮,特別有民族特色。”談到對黔西南峰林布依景區的印象,從河北石家莊來黔西南半月有餘的胡志磊對記者如是説。
以“水”為中心,將自然生態與布依族依山傍水適群而居相結合,建造了600余棟布依族各種形態的民居建築及配套建築的黔西南峰林布依,成了省內外游客熱門打卡地。從2月份試營業至今,已經接待游客近200萬人次。
一時間,黔西南成了大家的嚮往之地。其實,不止於此,早在農曆新年到來前,全國很多地方仍然寒意陣陣的時候,興義萬峰林下的數千畝油菜花已率先綻放、並陸續進入盛花期,全國各地游客慕名而來。
為何黔西南會一次次“火爆出圈”,憑的是什麼?
事實上,黔西南文旅産業的“火爆出圈”並不突然,其背後邏輯也非玄機。近年來,黔西南州依託其獨特自然人文資源,堅持從辦好重要賽會,不斷豐富業態,開發文旅産品等方面入手,以提升獨特旅游體驗為核心,塑造黔西南旅游經濟新格局,走出了一條以“特”取勝的發展新路。
湖泊、森林河谷、峽谷溶洞、激流飛瀑、喀斯特峰林、地漏、峰叢天坑等自然地貌,以及遍佈山地梯田、秀美田園、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觀……為黔西南産業發展,準備了充分的地利之便,提供了絕佳的空間載體,也成了戶外運動、科考、研學、探險旅游的天堂。
自然山水孕育了夜郎文化、屯堡文化等文脈傳承,以漢代銅車馬、搖錢樹、撫琴俑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文物的出土,昭示曾經的風華。在黔西南,數以百計、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少數民族聚居區,無論是語言歌舞、節慶習俗,還是衣着服飾、建築風格,都浸潤着獨特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
黔西南州被稱為“山的王國”,境內喀斯特地貌廣布,森林覆蓋率達61.1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有300天以上可以進行戶外運動,是中國氣象學會認證的“中國四季康養之都”。
黔西南州抓住氣候、生態優勢,推出多種玩法吸引游客。
甲辰尋龍。在今年的春節長假期間,黔西南圍繞“龍”文化等民俗活動和早春油菜花等“花”經濟,推出了近100項文體旅相關活動,豐富了旅游業態,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到萬峰林以後,我突然感覺‘返老還童’了,呼吸也順暢了,靈感也增強了。山美水美人間仙境天下一絕數萬峰,地美人美心曠神怡返老還童醉貴州,加上一個橫批叫難忘今朝。”來自上海的游客姚棟新興奮地説。
在重巒疊嶂的峰林中,田園、村莊與金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放眼望去,正是一幅山水田園畫。春節期間,“萬峰成林處·金龍鬧新春”2024群眾舞龍系列活動中,130多條不同類型的“彩龍”相繼飛舞,翻騰在金色花海裏。盎然春意與傳統年味交織,給游客們帶來不一樣的假日體驗。
吸引姚棟新的顯然不是萬峰林景區的名聲,而是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這背後,蘊含着黔西南獨有的“早春文旅密碼”,以及依託天文、地文、人文等綜合比較優勢快速發展的整個文旅産業。
到黔西南,可以吃興義羊肉粉、貞豐糯米飯等品類豐富的各色美食,品口感獨特的普安紅茶、晴隆綠茶、望謨紫茶,看民族文化絢爛多彩,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眾多,布依族八音坐唱、勒尤、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等藝術瑰寶傳承千年。隨着貞豐花江大峽谷、安龍打凼、興仁馬家屯、望謨聖境峰等新景點逐步打造,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另外,以全力推進納灰河生態産業長廊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在旅游服務提升上,積極推動A級景區提質升級,目前,全州已成功創建15個國家4A級景區、4個省級旅游度假區。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新增西南國際酒店、雲屯·沐雲溫泉酒店,積極引進品牌連鎖酒店,目前全州星級標準酒店100余家;民宿客棧共477家,其中全國甲級民宿2家,標準級以上235家。
目前開通了興義與國內一二線城市航班、省內“支支串飛”航線,加密了機場、車站以及景區之間的交通線路,綜合旅游交通系統不斷完善,為構建快旅慢游、休閒宜居的文旅、康養産業發展持續創造便捷交通條件。
辦好重要賽會引貴客,以優質服務促客留。
依託獨特的資源稟賦,作為中國唯一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際性會議舉辦地,黔西南從201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6屆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國際山地旅游聯盟,全球唯一以山地旅游為定位的國際組織在興義發起。
攀岩、垂釣、山地騎行……一項項國際國內各類山地戶外運動集中在黔西南興起、落地。一場場國際盛會,成為黔西南旅游發展的推進器,將黔西南的獨特魅力一次次展現在世界面前。
此外,2023年以賽為媒——青少年“迎春杯”足球賽、青少年拳擊冠軍賽、第二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貴州賽區暨“萬峰林杯”青少年足球邀請賽、萬峰林半程馬拉松賽、第17屆中國萬峰湖野釣大獎賽、環萬峰林國際山地自行車賽……全國各種賽事在黔西南密集舉行。
去年秋天以來,興義納灰河沿岸,每週一跑成為常態,市民群眾、外來游客、各路跑者在這裡共同奔跑,在奔跑中更加了解興義、愛上興義。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聚焦“康養勝地、人文興義”城市定位,全州文旅加快復蘇、提質發展,“跑”起來的氣勢更足、態勢更顯,在奔跑中可見一斑。
依託産業長廊,2023年9月,世界各地10008名馬拉松愛好者參加的2023萬峰林半程馬拉松賽成功舉行。黔西南州充分發揮戶外優勢,聚焦“1+3+N”路跑模式着力打造以“萬峰林馬拉松”為龍頭的四季路跑基地,成功舉辦了40余場路跑活動,累計參賽人數80000余名,做到季季有賽事、周周有活動。
在那之後,以路跑為契機,全州各地全年垂釣、自行車、攀岩、汽車拉力賽等各類群體賽事活動120余場連續舉行。
做好“旅游+”文章,大力推進康旅、體旅、文旅、橋旅、農旅等業態融合發展,打造萬峰湖野釣、二十四道拐汽車拉力賽等十大戶外運動基地,推出樓納村等125個精品旅游村寨,編創《布依八音》《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劇目……緊扣地方特色文旅資源,黔西南正持續修煉豐富文旅業態的內功。
數據顯示,2023年,黔西南州接待國內游客4248.8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人412.13億元,游客人均花費999.94元。
自然山地風光奇美、民族風情濃郁、歷史底蘊厚重,以“康養勝地、人文興義”為城市發展定位,以“萬峰成林處、陽光黔西南”為旅游品牌。近年來,黔西南大力推動“旅游+”多業態協同發展,大力推進康旅、體旅、文旅、橋旅、農旅等融合發展。
作為第十八屆貴州旅游産業發展大會舉辦地,黔西南將依託貴州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的契機,持續深化旅游産業化“四大行動”,大力發展文化旅游、休閒度假、康養旅居等産業,推動旅游産業化高質量發展,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強的動力。(記者 鄧忠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