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全力奮戰一季度“開門紅”-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州全力奮戰一季度“開門紅”

2024-04-07 17:20:42  來源:黔西南日報

錨定目標 奮力前行

——黔西南州全力奮戰一季度“開門紅”

  一批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片片農業生産基地忙中有序,一個個旅游景區游人如織……

  人勤春來早,實幹開新局。黔西南州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的奮進姿態,聚焦聚力、乘勢而上,全州上下拿出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錨定目標、加壓奮進,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以昂揚奮進的精神不負春光“加速跑”,奮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項目建設“加速度” 企業生産“馬力足”

  1月29日,黔西南州2024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45個,總投資230.85億元,涵蓋農林牧漁、能源原材料、製造業、水利等領域。其中,新型工業化項目24個,新型城鎮化項目13個,農業現代化項目10個,旅游産業化項目7個,基礎設施項目79個,民生工程項目12個。

  此次開工項目總數多、質量高,預期效益好,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全州基礎設施、健全産業鏈條、壯大産業體量、豐富産業形態、提升産業層次,為全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企業生産開足馬力,全力以赴搶進度、趕訂單,鉚足幹勁抓生産,為實現全年目標開好頭、起好步。

  在位於義龍新區的稀美資源(貴州)科技有限公司鉭條生産車間裏,機聲隆隆,一條條自動化生産線設備全速啟動,工人們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生産還原鉭條,各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車間配備了20餘人,生産的主要産品是還原鉭條,每天的産量在300公斤左右。現在車間正在開足馬力生産,為下一道工序做好原材料的供應。”該公司鉭條車間負責人王洪説。

  稀美資源(貴州)科技有限公司由稀美資源(廣東)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總投資10億元,佔地300余畝,主要從事鉭、鈮的研發、生産、加工及銷售。目前,公司一期的5條生産線在200多名工人的操作下,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産。

  同時,在興義市鄭魯萬工業園區貴州元豪鋁業有限公司鑄造車間,工人們正按照爐前進鋁、放水、調流、機前扒渣等工藝,生産成品鋁錠,隨後對鋁錠進行堆垛、計量、打包、叉車入庫。公司按照定目標、趕進度、保生産的工作思路,搶抓機遇生産産品,力爭實現全年8.65萬噸産量、工業産值16億元的目標。

  “我們車間有30名員工,每天的産能在230噸左右。兩條生産線一用一備。單線每小時生産量能夠達到30噸。”公司鑄造車間主任曾志海介紹。

  為完成全年産量計劃,公司科學制定生産計劃,統籌安排,春節期間不停工、不停産,實現滿負荷生産,一季度計劃實現2.1萬噸産量。

  一個個項目推進如火如荼,一個個生産企業、産業園區擼起袖子抓發展、促生産,處處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吹響了推進全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進號角。

  春耕生産采收忙 農業産業發展旺

  近日,在安龍縣春潭街道巧凹壩區蔬菜基地,千畝菜心迎豐收,一箱箱莖稈粗壯、顏色深綠、油潤光亮的菜心被打包裝車,冷鏈運輸送到粵港澳大灣區。

  “根本忙不過來,春季是採摘高峰期,這個片區每天要摘上萬斤菜心。”潘登美在基地務工三年,從臨時小工到壩區片長,工資從最初每月2000元漲到每月近6000元。現在每天管理100多名安龍本地工人,負責監督工人栽苗、移苗、耙地、撒肥等技術工作。

  近年來,黔西南州利用地理氣候優勢,借助與惠州市東西部協作的機遇,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重點推動菜心産業發展。

  2022年,貴州蔬菜集團在安龍縣春潭街道建成了22畝的標準化分揀中心和1700畝標準化菜心種植基地。去年,又在德臥鎮流轉1200畝土地,其中720畝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是黔西南州萬畝蔬菜基地核心示範區和省南部沿線規劃的以冬春季菜心為主的高端葉菜産業高標準示範基地。同時,基地獲得“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認定、獲得“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認證。

  “菜心基地所在的區域,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種植蔬菜。”貴州蔬菜集團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龍義説,“菜心都是當天現摘的,每天外運兩車(22.5噸)菜心到大灣區。”

  綠水青山出好菜,沃野千里皆豐産。

  黔西南州以菜心為突破大力發展蔬菜産業,重點打造“興義—興仁—安龍—冊亨—望謨”菜心産業帶,通過實施基地建設、種子種苗、市場主體、人才培訓、技術服務、品牌、利益聯結等“七大工程”,不斷延長産業鏈,提升産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蔬菜産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黔西南州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70萬畝,其中菜心種植面積3.52萬畝,累計産量3.52萬噸,累計産值達2.1億元,主要種植品種為尖葉70、尖葉80、遲菜心、增城菜心、白心等品種。

  在蔬菜種植迎來豐收的同時,我州春茶採摘正當時。連日來,在普安縣茶源街道、江西坡鎮,晴隆縣沙子鎮、碧痕鎮等重點産茶區,處處是採茶、制茶的繁忙景象,茶農們與春爭“鮮”,搶採茶青的場景隨處可見,大家腰挎竹簍,嫻熟地將一粒粒鮮嫩飽滿的芽頭采摘入簍,及時加工炒制供應市場。

  “我們現在有五十多台機器,一天生産250多公斤鮮葉。”普安縣布曼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岑開秀説。

  進入三月以來,普安的烏牛早、龍井、特早白、黃金芽等品種的春茶全面上市,日均鮮葉産量接近200噸,幹茶産量40多噸。搶鮮加工的幹茶,次日一早,被及時運往早茶交易中心。在普安,每天都有浙江、山東、安徽等地的客商前來定點收茶,並銷往全國各地,加速了普安春茶的流通。

  在晴隆縣碧痕鎮,清韻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鄧娜介紹,公司有1000多畝茶園,最近每天都有100多人採茶,由於茶品質好、價格高,需盡快加工成幹茶,拿到市場上去賣,1000多畝茶園要一個多月才採得完。

  “我們早上8點開始到茶園採茶,昨天我採了近3公斤。晴天採茶,每天可以得200元到300元。”採茶女工梁翠説。

  採茶工人當天採摘的茶青,就送到附近的茶葉加工廠連夜加工。採茶旺季,多家大型茶葉生産企業也開始滿負荷生産。

  黔峰茶業有限公司綠茶加工車間,所有機械開足馬力,烘乾、殺青、壓型、篩分後,一片片清香茶葉“走”下生産線,通過快遞銷售到全國各地。

  “公司100台機器,每一天加工2500公斤鮮葉,出産500多公斤幹茶。現在旺季,工人三班倒,人歇機器不歇,保證茶農的茶青能夠全部加工成幹茶並盡快銷售。”黔峰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説。

  春日美景游人醉 文旅經濟熱力足

  風和日麗,春光燦爛。全國各地的游客因“全國最早的春天”慕名而來,賞萬峰林油菜花、吃將軍峰蛋炒飯、逛峰林布依,游客絡繹不絕。

  在重巒疊嶂的峰林中,田園、村莊與金燦燦的油菜花交相輝映。今年的春節長假期間,黔西南圍繞“龍”文化等民俗活動和早春油菜花等“花”經濟,推出了近100項文體旅相關活動,豐富了旅游業態,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同時,萬峰林景區還舉辦了多彩民族盛裝秀、萬人登山、半月彎森林音樂會、馬拉松賽事及健康跑、千人同吃蛋炒飯、長桌宴等活動,為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體驗。

  大量的游客涌入帶動了餐飲、民宿等消費。“春節以來,民宿基本實現天天客滿,訂房已排到2月底。”萬峰林“有山閣”民宿負責人蘇秋煙説,很多人帶着家人一住就是好幾天。

  “到萬峰林以後,我突然感覺返老還童了,呼吸也順暢了,靈感也增強了。山美水美人間仙境天下一絕數萬峰,地美人美心曠神怡返老還童醉貴州,加上一個橫批叫難忘今朝。”來自上海的游客姚棟新説。

  春日美景游人醉,在興義峰林布依景區,可謂人潮涌動,人氣爆棚。

  作為我州引進民營資本打造的興義峰林布依景區,自2月5日開園以來,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來觀布依建築,賞非遺文化,景區每天都有民族歌舞表演、打鐵花、燈光秀等20多項活動,600多棟極具布依族風情的建築及配套設施,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和當地的山水風光。截至目前,景區內已經入駐了近50家商家,接待了約200萬人次的游客。

  峰林布依景區內,錯落有致的吊腳樓、醉美人心的浪哨湖、獨特的建築群和優美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省內外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整個景區建築裝飾民族風味濃郁,夜景特別漂亮,還有打鐵花、燈光秀、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動,視覺和心靈都得到很美好的體驗和感受。”來自雲南的游客周琼説。

  從立春開始延續搭配整個春節“超長黃金周”,黔西南的“消費引擎”進一步升級提速,消費潛力也得以充分釋放,旅游市場呈現強勁回暖的良好態勢,有力助推了全州文化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黔西南州共接待游客542.33萬人次、同比增長14.7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2.49億元、同比增長20.51%;游客人均花費同比增長6.69%,旅游經濟成績單頗為亮眼。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一季度,全州上下以更加昂揚的奮鬥姿態開新局,為全年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記者 楊朝敏)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