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開路推進“富礦精開”,“黔北氣艙”日産液化天然氣五十萬立方米,儲氣可保全省三天用氣需求——
一“氣”呵成看正安
位於黔北的正安縣,頁巖氣資源十分豐富,早在2016年就已探明900億立方米的儲量,可連續開採近50年,被譽為“黔北氣艙”。
如今,我省能源戰略重點項目、省內首個規模化LNG項目就坐落在這裡。項目佔地面積約200畝,投産頁巖氣氣田共有10個&&、58口氣井,日産液化天然氣50萬立方米,容量4.5萬水立方的儲罐可保障全省3天用氣需求。
3月27日,記者來到位於正安縣安場鎮的全省首個頁巖氣田——“正安頁巖氣田”安頁1採氣&&。&&掩映在綠色叢林之中,地上是天然氧吧,地下是天然氣田。
“你看,大的那個是我們一期投建的,可以儲氣1800萬立方米,二期1000萬立方米。”貴州能源集團頁巖氣公司LNG分廠儀表工程師指着面前兩個碩大的LNG儲罐説,“儲備的天然氣由液罐車運入全省各地的氣化站,為千家萬戶提供清潔能源。這段時間,多的時候一天有40多輛液罐車進出。”
在基地智能控制室,大屏幕上可以同時監控到5500多個監控點,可監控調節溫度、壓力、液位、流量等指標,保障各個環節安全高效穩步運行。
頁巖氣又稱“緻密氣層氣”,是從頁巖層中開採出來的天然氣,成分以甲烷為主,燃燒産生的污染物較少,是一種清潔、高效的新型能源資源,主要用於居民燃氣、城市供熱、發電、汽車燃料、化工材料等方面。
頁巖氣從地下到地上大致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從採氣廠採集好的天然氣,通過輸氣管道進入LNG廠進站單元,經過壓縮機增壓進入脫碳單元、脫水單元,脫除原料氣中的雜質,再進入冷箱將天然氣溫度降至零下162攝氏度,最終輸送至LNG儲存罐進行儲藏。
採好用好頁巖氣資源,實現“富礦精開”,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意義重大。
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要求,要加強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加快煤層氣、頁巖氣等勘探利用。我省把能源産業作為戰略支柱産業打造,努力將能源資源優勢更好轉化為發展優勢、經濟優勢。
“頁巖氣有分佈廣、埋藏淺、生産周期長等特點,開採、存儲技術難度大、要求高。”貴州能源集團頁巖氣公司採氣分廠副經理曹李平介紹,頁巖薄、能量低是正安頁巖氣的儲層特徵,要想“將資源落實成儲量、把儲量轉化為産能、讓産能匯聚成産量”絕非易事。“在開採過程中,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工藝和技術,通過加壓對地下地層實施壓裂,打開天然氣通道,把這些游離的天然氣開採出來,再進行冷卻儲存。”
“富礦精開”需要科技開路。曹李平感嘆,項目從2020年開工到建成僅用了兩年時間,關鍵點就是不斷進行技術攻關,用科技力量賦能能源開發利用。
從採氣到輸氣再到儲氣,項目的不同“角落”閃耀着“科技之光”,推動着正安頁巖氣“富礦精開”——
項目實施的“窄陡型向斜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科技成果亮相首屆貴州科技節;
立項17個創新項目,多個項目獲得省級以上表彰;
圍繞科研攻關、技術難題由專家帶隊進行課題研究;
積極開展“薄-中厚煤層群煤層氣井高産穩産地質與工程協同控制”的技術攻關項目;
…………
數據顯示,貴州能源集團頁巖氣公司2023年産量達2.2億立方米,産值達65911萬元,預計2024年一季度産值可達16549萬元。
“下一步,我們要把産量提升至日産液化天然氣100萬立方米,滿足貴州日益增長的天然氣需求。”貴州能源集團頁巖氣公司勘探開發部負責人何新兵介紹,貴州能源集團將以頁巖氣氣田及LNG儲配庫的建設為基礎,形成天然氣産業鏈,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改善當地天然氣管網、液化天然氣和壓縮天然氣等基礎設施,真正實現“氣”資源“富礦精開”。
而正安也以LNG項目的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縱橫選區精準配礦、技術引領精細開礦、産供儲銷精深用礦,努力打造契合時代特徵、富有正安特色、在全省産業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我們將利用頁巖氣穩定開採和便捷供給帶給招商的有利條件,打通城市燃氣、天然氣化工等産業鏈,引進以LNG重卡為主的物流企業,逐步形成以頁巖氣為主要能源供應的工業産業集群,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不斷壯大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正安縣委常委、安場鎮黨委書記孫勇&&。(記者 許邵庭 邱勝 潘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