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業鍋”炒香“農業菜”
——我省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業力促農業提質增效
貴州百鳳庭食品有限公司依託納雍縣生態家禽、食用菌、辣椒、魔芋、肉牛等産業優勢,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擁有6條自動化罐裝食品生産線,年産能3600萬罐,年産值2.88億元。圖為生産線上工人正在罐裝辣子雞。楊英 攝(貴州圖片庫發)
田間地頭忙種植,加工企業生産忙。這是貴州春天的鄉村,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半耕種,一半收穫。
辣椒、茶葉、刺梨、藍莓、天麻等種植面積位居全國前列;老乾媽、凱里酸湯、貴州乾淨茶、貴州黃牛肉、山王果刺梨汁等跨山越海走向廣闊市場。
立足氣候、生態、山地等優勢資源,貴州持續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業,推動農業“接二連三”,賦予農産品“第二次生命”,實現由賣“原字號”向賣製成品轉變,拉動鄉村特色産業全鏈條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農頭工尾”做優特色文章
“山區貴州”變“高速平原”,讓曾制約貴州發展的山地,從“絆腳石”變成了“金銀山”。
貴州山地特色農産品資源豐富,辣椒、茶葉、刺梨、藍莓、天麻等種植面積位居全國前列,為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提供了豐厚的原料。
遵義市新蒲新區辣椒加工産業園貴州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一款辣椒醬在某電商&&官方旗艦店銷量突破40萬單,熱度位居該&&辣椒醬熱賣榜前三甲,成為“網紅”爆款。
辣味製品是許多家庭餐桌的主角。貴州是全國辣椒種植面積唯一超過500萬畝的省份,辣椒製品年加工産值在160億元以上,産銷規模持續位列全國首位,擁有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辣椒專業批發市場。
“辣味經濟”別樣紅,背後,做大做強辣椒精深加工是關鍵一招。當前,全省共有300多家規模化辣椒加工企業,深耕辣椒食品、火鍋底料、辣椒萃取等精深加工業態,辣椒全産業鏈協同發展漸入佳境。
春季是果園管護關鍵時期。凱里市碧波鎮連片萬畝的藍莓園宛如一片藍色海洋。幾公里外,貴州藍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正組織員工和種植戶開展管護培訓。在該公司加工目錄上,可生産果脯、原液、原漿、酵素和白蘭地等10多個産品。
“從種植走向精深加工,我們的産值節節攀升。”該公司總經理鐘學斌介紹,依託規模化種植、産品研發、深加工與品牌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條,該公司相繼推出多個新品,目前俏銷國內各大城市,還打入了國外市場。
當前的貴州,堅持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推動種養業向精深加工延伸,因地制宜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不斷提升農業産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努力做大做強農産品精深加工業,讓廣袤山鄉成為産業興旺的幸福家園。
“精深加工”培育新增長點
“農業不加工,等於一場空;農業不成鏈,到頭不賺錢。”這句順口溜形象地道出了農産品加工業的重要性。近年來,貴州加速從單一的農産品種植向二、三産業延伸、從農産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級,在農業産業鏈各個環節培育增值增長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貴州一批批科技人員“揭榜挂帥”赴田間,攻克了一批引領性、突破性、複合型關鍵技術,不斷提升農産品精深加工轉化率,打造農産品精深加工業發展升級版。
刺梨,貴州山區常見的山野果,精深加工後身價翻了幾十倍,憑什麼?貴州山王果健康實業有限公司的答案是:擁有核心科技。“借助自有專利技術,我們研發了系列刺梨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該公司營銷負責人張鑫陽説。
貴州南山婆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數字化生産線,以本地大米、辣椒等綠色農産品為原料,將貴州特色酸湯做成了大産業,酸湯牛肉粉、酸湯雜糧面、酸湯飯等食用方便、營養美味的食品飄香海內外。
織金縣將過去各自為戰的小作坊升級為産業聯合體,皂角米精深加工産品賣向全國;德江縣利用自身比較優勢,精深加工天麻系列産品,天麻咀嚼片、天麻酒、天麻片、天麻膠囊等供不應求,全産業鏈年綜合産值達到4.6億元……
科技助力,用“工業鍋”炒香“農業菜”。貴州立足生態優勢和山地資源稟賦,圍繞茶葉、刺梨、辣椒、夏秋蔬菜、中藥材種植和生態畜禽養殖等優勢産業,加快引進培育從事農産品精深加工的龍頭企業,一個個産業基地、産業園區、産業集群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建設穩步推進。
走好“小特精多奢”發展路
2023年,我省茶葉、蔬菜、辣椒、中藥材産量分別增長8%、3.8%、3.2%、7%,農業特色優勢産業産值增長5%;推進農業“接二連三”,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62%;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1200家。
當前的貴州,大力優化加工布局、拓展農産品加工功能,持續提升農産品加工能力水平。在精深加工賦能下,越來越多覆蓋面廣、從業人數多、持續效益好、對農民增收貢獻大的鄉村特色産業在全省各地培育壯大,更多農戶通過基地務工、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分享産業增加值。
“中國薏仁米之鄉”興仁市,在30萬畝薏仁米種植的基礎上,培育出400多家加工企業,通過“訂單種植、保底價收購”的合作方式,帶動5萬餘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貴州綠茶”“貴州刺梨”“生態貴椒”“貴州黃牛”等精深加工的“貴字號”農産品,正通過線上、線下渠道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場深刻的嬗變正在進行。農産品精深加工正成為打開致富增收大門的“金鑰匙”。貴州沿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的發展軌道,努力走好“小特精多奢”的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同時,不斷健全聯農帶農利益共享機制,為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增添“農”墨重彩的一筆。(記者 向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