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三個堅持”構建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思南:“三個堅持”構建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體系

2024-02-02 17:29:29  來源:思南縣委組織部

  近年來,思南縣加大對各行業領域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領力度,深化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做到組織上有人管、思想上有人幫、作風上有人帶,在青年人才的引進、培育和使用方面下功夫,大力營造了全社會重賢愛才的良好氛圍。

  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優化青年人才隊伍結構

  思南縣始終秉承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理念,堅持把青年人才隊伍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堅持黨對青年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黨對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領,提升人才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強化青年黨員吸納。把好青年黨員隊伍質量關是強黨興黨之本,決定着黨的性質、力量和作用,思南縣始終堅持把青年黨員發展放在首位,堅持質量與數量並重,將全縣35歲以下的幹部人才、致富帶頭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群體納入縣鄉村黨員發展後備力量,當前全縣發展黨員355人,其中青年黨員約佔發展總數的92%。二是引導青年向基層一線流動。根據青年個人經歷、特點特長、能力素質等情況,找準能力短板和經驗盲區,在調整新一輪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人選時,選派青年幹部354人;推行“導師幫帶”“跟崗鍛煉”“結對培養”等做法,有計劃儲備村級後備幹部1137人,其中大學畢業生593人,不斷充實鄉村振興青年人才力量。三是加大青年人才引進力度。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堅持需求導向,重點面向青年人才開展引進工作,依託第十一屆貴州省人才博覽會發布引才公告,積極參與銅仁市“千名英才·智匯銅仁”引才活動,會同教育部門指導學校開展自主引才工作,引進各類人才55人,全縣青年人才隊伍力量得到有效加強。

  堅持靶向施策,持續優化青年人才培育方式

  思南縣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用好資源&&等舉措進行培養,強化青年人才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持續引導人才在各領域大展才華。一是聚焦履職能力提升。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31期,共有7000余名青年黨員幹部參訓,引導全縣青年黨員持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進一步樹牢年輕幹部的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二是細化培育培訓類別。持續開展“五類人才”培育培訓,全面提升黨員幹部人才隊伍的理論素質、知識水平、業務素質及能力,共開展“五類人才”培育培訓9000餘人次,其中各行業領域青年人才約佔培育培訓總數的50%。三是用好東西部協作&&。緊抓東西部協作契機,借助東莞市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採用“走出去”學習方式,累計選派26名醫療、教育、文旅、農業等領域青年人才赴東莞市塘廈、橫瀝、茶山3鎮交流學習,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先後組織青年業務骨幹分14批外出開展培訓,進一步促進我縣青年幹部人才開拓視野、學習經驗、明確思路、提升能力,取得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良好成效。

  堅持人崗相適,持續優化青年人才發展載體

  思南縣緊緊圍繞青年人才發展,通過搭&&、暢渠道、強鍛煉多種舉措,努力營造青年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不斷拓寬培養青年人才的渠道。一是搭建青年發展&&。加快培育行業領域高層次人才隊伍速度,構築良好工作生活環境,吸引青年人才在思南沉下心、紮下根,以名師名醫名家工作室、人才基地為核心,吸納行業領域內200余名青年相互交流學習,並申報發放建設管理經費11萬元,為青年人才交流&&創造發展條件,起到了良好的“傳幫帶”作用和輻射吸納效應。二是強化青年幹部選拔。大力推進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工作,結合全縣幹部隊伍年齡、學歷、專業結構實際,分類建立幹部數據庫,以“發展需要、專業對口、能力適配”為目標,提拔任用或進一步使用、晉陞職級(等級)、登記備案股級幹部800餘人,其中35歲以下幹部佔比超過總人數的40%,使得全縣各行業領域年輕骨幹“存量”不斷充盈。三是注重青年實踐鍛煉。始終堅持“重基層、重實幹、重實績、大力培養使用年輕幹部”的用人導向,選派11名科級幹部到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挂職學習,幫助幹部彌補能力短板和經驗盲區,對已選派34名到鄉鎮(街道)挂職歷練的優秀年輕幹部加大跟蹤管理力度,其中提拔任用3人、晉陞職級(等級)5人,讓有為者有位、能幹者能上、優秀者優先。(張朝陽 吳青松)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