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西南第一-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省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西南第一

2024-01-31 09:33:06  來源:貴州日報

提升新能源綜合利用率 提高電力系統可靠性與靈活性

我省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西南第一

  貴州金元黔西100兆瓦/200兆瓦時獨立儲能共享電站。金翔 攝

  2023年11月30日,貴州金元首批900兆瓦/1800兆瓦時獨立共享儲能項目成功實現全容量並網,7個示範儲能項目,以平均建設工期131天的優異表現,成為全國同批次在建儲能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項目。

  2023年12月30日,位於冊亨縣境內的貴州10萬千瓦/20萬千瓦時電化學獨立儲能項目順利完成並網調試。至此,2023年貴州優選的15個獨立儲能示範項目全部完成並網,平均建設時間150天,可消納新增2000萬千瓦規模的新能源。至此,貴州在不到半年時間建成新型儲能195萬千瓦規模項目,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躍升西南地區第一位。

  我省積極構建規模適度、靈活高效、産業配套、發展有序的新型儲能系統,新型儲能的建設助推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産基地建設,促進“新能源+儲能”深度融合、共同發展,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和落實“雙碳”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加強新型儲能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

  強化頂層設計,做實謀篇布局。貴州省委、省政府從能源保供的高度,謀劃推動建設了一批新型儲能項目。省能源局聯合有關部門組織行業專家多次論證、研討,開展需求、經濟性、建設時序等測算,高標準制定新型儲能試點示範建設方案。首次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舉辦“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邀請100多位國內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建言獻策,共謀新型儲能發展之路。同時,宣傳貴州省新型儲能發展方向和政策,為新型儲能發展搭建&&。

  找準發展路徑,快速度推動建設。省能源局牽頭組織各單位快速成立工作專班,加快推進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手續,研究&&支持政策,聯合開展督導。建設期間對項目日調度、周分析、半月現場督導,召開建設、並網協調會10次。2023年9月首個項目建成投運,2023年11月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185萬千瓦建成並網,2023年年底15個項目全部投運,新型儲能規模達195萬千瓦,平均建設時間150天。

  2023年,我省加強新型儲能建設,不到半年時間建成195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填補了“迎峰度冬”電力缺口,可在冬季調峰電量3.6億千瓦時,全年調峰電量14億千瓦時。開創了全國新型儲能批次項目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全國第一,提升了貴州省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和應急能力。

  隨著貴州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風電、光伏發電等持續大規模接入電網,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電池製造頭部企業及配套負極、電解液企業落地投産,為全省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帶來良好機遇。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2023年,貴州編制完成《貴州省新型儲能産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研究報告》,印發了《貴州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成為全國率先印發的省級新型儲能管理辦法。印發了《貴州省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管理辦法》,完成了《貴州省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實施方案》的徵求意見,建立了價格、交易、租賃、運行等機制,為新型儲能的良好運行提供保障。

  2023年11月27日,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貴州金元)首批獨立共享儲能示範項目(納雍100兆瓦/200兆瓦時、甕安100兆瓦/200兆瓦時)一次性並網成功,標誌著貴州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進入加速推進的重要階段。

  納雍100兆瓦/200兆瓦時獨立共享儲能示範項目、甕安100兆瓦/200兆瓦時獨立共享儲能示範項目均採用寧德時代280Ah磷酸鐵鋰電池,分別配置30套儲能單元。首批儲能電站投運後,將有效提升區域電網削峰填谷能力、新能源綜合利用率,切實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對於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貴州金元本批次儲能項目將有效緩解貴州全省“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壓力,極大提高電力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初步打造形成區域“源網荷儲一體化”綜合智慧零碳電廠。

  2023年11月30日,貴州金元900兆瓦/1800兆瓦時首批共7個獨立共享儲能項目全部成功實現全容量並網。7個儲能電站是貴州省首批獨立共享儲能示範項目,項目啟動以來,貴州金元錨定“2023年11月30日全容量並網”目標,篤行實幹。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搶抓建設“黃金期”,僅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全部建成投運。

  貴州金元通過“儲能+大數據”建設零碳電廠智慧控制&&,統籌調度風、光、儲等各種能源系統和可調負荷,推進“源網荷儲”一體發展,促進能源資源開發、綠電最大比例就地就近消納,多方匯聚合力動力,突出了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的效力效益,為貴州推動新型儲能規模化、産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推進産業協同發展

  當前,貴州省已進入“迎峰度冬”階段,用電量大幅增加。“接調度指令,對茶園200兆瓦/400兆瓦時儲能電站進行滿功率充電操作。”“收到指令,預計兩個小時完成充電。”在貴州金元茶園電廠儲能電站值班室內,工作人員根據調度指令正有條不紊地開展充電操作。

  截至1月10日,貴州金元茶園電廠儲能電站已累計充電31次,放電31次,充電量1350萬千瓦時,放電量1100萬千瓦時,充放電效率穩定在85%以上,為“迎峰度冬”期間電力可靠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貴州省建成的195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起到了很好的頂峰作用。

  目前,全省電力供應充足,有力保障全省人民生産生活用電需求和經濟發展用電需求,守住能源安全底線、民生用電底線。

  新型儲能的建設,推進産業協同發展。在海拔超過2300米的威寧自治縣雪山鎮灼甫草場,一排排大風車迎風而舞,將風能轉化成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項目從2020年底全面投産至今,每年平均能提供清潔能源電量約4.2億千瓦時,累計發電量26.17億千瓦時,與傳統火電相比,可節約標準煤約8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60萬噸。”華能貴州清潔能源分公司雪山風電場場長周世銀介紹。

  依託烏蒙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徵,畢節的風、光資源豐富,清潔能源産業潛力迸發。在“雙碳”目標下,畢節搶抓新能源跨越式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風、光新能源産業,推進新能源的轉型戰略,不斷提升産業技術核心競爭力,新能源裝機比重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底,該市累計建成新能源項目92個,裝機規模552萬千瓦,佔全省新能源裝機的29.1%,位列全省第一。

  在赫章縣興發鄉韭菜坪山麓轎頂山光伏發電基地,因地制宜發展“農光互補”項目,讓農業種植與光伏發電相互融合,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新舉措。如今,農光互補、風光互補等綠色能源技術與傳統農業融合發展新業態正在烏蒙大地遍地開花。

  “儲能+産業”促進新能源電池材料産業發展,“儲能+新能源”可促進分佈式光伏、分散式風電及“光儲充一體化開發”,“儲能+新能源+鄉村振興”促進村集體農戶增收等。貴州正探索出新型儲能項目的多産業協同發展成效初顯。(記者 張秀雲)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