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年賀詞中滿懷信心展望新的奮鬥征程,激蕩起貴州公安奮進新征程的磅礡力量。
警旗獵獵,飄揚着忠誠。
在火紅的旗幟下,奮進的畫卷上,英勇逆行的身影、服務群眾的笑臉、守護平安的腳步,貴州公安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捍衛了國家政治安全、維護了社會大局安定、保障了人民安寧幸福。2023年,全省公安機關共有17名民警輔警因公犧牲,234名民警輔警因公負傷,這是英雄隊伍的忠誠印章。
警徽閃爍,書寫着擔當。
時間記錄了堅實的腳步,在第四個中國警察節來臨之際,貴州公安給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年終答卷:全省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別下降7.1%、16.1%,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31%、5.49%,全省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公安機關滿意度再創歷史新高,達到99.27%、98.46%,這是忠誠衛士的奮進證明。
春訓磨利劍。(陳德晉 攝)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忠誠的道路浴血榮光,英雄的足跡越走越長。”莊嚴警歌嘹亮,久久迴響。
“我志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獻身於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堅決做到對黨忠誠……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忠誠血脈,這一年,007259、007704、019162、017473、113627,五個警號重啟。
舉目回望,38歲的趙華偉在犧牲前,三次強撐虛弱的身體向同事交接未辦結的案件,35歲的滕耀揚犧牲前囑咐同事辛苦幾天,他出去辦案很快回來,然而一去卻是永別,還有游仁義、王崇、熊榮祥、洪軍……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永遠鐫刻進貴州公安不負黨和人民的史冊裏,激勵更多的公安民警繼續奮勇前進。
“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人民警察,把手給我”“跟着我們警車”“不要轉賬,我是警察,聽我的”……在搶險救災一線、在人民群眾生命垂危的緊急時刻、在與違法犯罪爭分奪秒的奔跑中,一個個奔忙而堅定的身影,一張張疲憊卻堅毅的面孔,貴州公安用滿腔熱忱的赤子情懷、上下同欲的熱血奮鬥,向人民宣示了永不磨滅的初心本色、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用實際行動踐行着“獻身於崇高的人民公安事業”的錚錚誓言。
黔中大地的烏江之畔,一場冬雨後的化屋村,晨霧繚繞,秀美的六衝河若隱若現,早早入村的三五個游客沿途觀光瀏覽拍照。
冬日一大早,黔西市新仁派出所民警易先立就來到了化屋村。“老王,最近農家樂的生意還好吧?這段時間煙熏臘貨要注意防火防盜喲!”遇到正在忙着腌制臘肉香腸的農家樂老闆王光元,易先立和同事停下了巡邏的腳步,與他攀談起來。
化屋村屬黔西市新仁苗族鄉,位於烏江源&&畫廊景區,脫貧攻堅期間完善了發展基礎,在黨委政府的帶領下,依託自然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如今,化屋村旅游産業蓬勃發展,村裏每天人來人往,熱熱鬧鬧。
作為社區民警,同時也是化屋村的“包村民警”,易先立已經是村子裏的老熟人了。走訪、巡邏、防護、宣傳……日復一日,用腳步丈量着這個欣欣向榮的美麗鄉村。
“人民公安為人民”,貴州公安用忠誠將這句光榮承諾,兌現在所有激情燃燒的歲月和平凡如常的細節裏。
果林囑平安。(文傑 攝)
如今的貴州,已不是印象裏荒僻的山區貴州,而是中國西部唯一“縣縣通高速”的高地,全國最重要的“數據中心之都”……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群眾對平安的期盼內涵也延伸至安業、安居、安康和安心等各方面,標準越來越高。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一張藍圖繪到底。
貴州公安牢牢把握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始終將“公安姓黨”的根本政治屬性貫穿公安事業發展全過程,圍繞忠誠、民生、服務、預防、法治、改革、智慧、強基,大力實施“八大警務”,統籌發展和安全,創造性地部署開展各項公安工作,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為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今年,貴陽市、黔西南州已榮獲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範城市”稱號,公安檢查站、鄉村卡口“平安黔哨”、專群結合聯防隊伍、街面警務站、“7×24小時”警務室、110快反隊資源要素全整合,實現了體系銜接與警務模式高效順暢,公安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公安服務與經濟發展同向同步,警務實戰與人民期盼協調統一。
這一年,貴州公安揚優勢、補短板、防風險,堅持守住守好民生底線,辦實辦好民生實事,加強經濟金融領域安全風險研判、預警、處置和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維護寄遞物流、&&經濟等新領域新業態安全穩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防範和打擊新型網絡犯罪以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違法犯罪;依法開展網絡安全監管,切實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網絡和數據安全,連續開展“凈網”專項行動;持續嚴厲整治醉駕酒駕,常態化開展“打非治違”和“護安保暢”等專項行動,實現了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零發生”……春華秋實,貴州公安的用自己的拳拳之心,忠誠的足跡,守護着歲月靜好。
赤水丹霞“警”色美。(王長育 攝)
遵義婁山關,既是一道關,又是一座山。過去的險關要隘,而今仍是交通要道,往來的車輛川流不息。在婁山關景區,山路蜿蜒、山壁峭立,貴州省遵義市公安局匯川分局板橋派出所副所長楊洪文和同事順着山路開始巡邏,一圈下來,至少兩個小時。
“這裡地勢陡峭,要隨時檢查鐵鏈這些安全設施,應對突發情況,群眾的事馬虎不得。”每天一次巡邏檢查,365天,無論春夏秋冬,板橋派出所副所長楊洪文説,“只要是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我們一定要走到。”
累不累,想想紅軍老前輩;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楊洪文的一句話,道出了貴州公安攻堅克難的堅強意志。
今天,貴州公安攻克一個又一個新時代的“婁山關”,讓平安貴州建設惠及人民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在大街小巷,街面警務站、警務室、巡邏警察隨時可見,你説安全感一年比一年強;走進公安服務大廳,戶政、&&境等證件辦理日漸快捷,他説公安的服務越來越周到;逛春市、賞花燈、看村超……人頭攢動,他們説“沒事,警察就在旁邊”,小孩走失、老人迷路……貴州公安“110”説:“別怕,我們馬上趕到。”
這就是改革迸發出的活力,是創新帶來的效率。要讓公安的大改革對接群眾的小日子,努力使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是貴州公安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
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群眾希望報警後處置更快,貴州公安就強化110服務報警&與12345政務熱線的協調聯動,警情流轉平均時長縮短5分鐘,24小時辦結率提升至92%,人民群眾對接警、處警滿意度分別提升至99.7%、98.3%。
而這只是貴州公安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2023年,貴州公安大力實施改革警務,堅持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培育創新沃土,讓創新活力噴涌。
群眾説,希望辦證更便捷,貴州公安就快速自主研發“一窗通辦”&&,實現了治安、交管、&&境等多個辦件系統整合,高拍儀、電子簽名捺印等外接設備“多合一”,讓群眾真正享受到“只進一扇門”的辦事紅利。優化完善貴州公安“互聯網+政務服務”&&,推行全省《無犯罪記錄證明》全程網辦試點工作,推進公安政務服務“全程網辦”“一件事免交證一次辦”集成服務等,讓改革惠民的殷殷之情時刻體現在誓言裏,落實在行動中。
為民送福樂喜洋洋。(張玲 攝)
不止於此,在激發改革創新的內生動力上,貴州公安也在不斷探索。構建“民警主導+自主團隊研發”的集約建設新模式,催生了“散裝燃油登記”“微應用”等一批管用實用的創新成果,同時,鼓勵基層民警申報公安部科技計劃項目,“警用多旋翼無人機山地起降&”“多邊形輕型防暴盾牌”等多個科技項目在公安部立項成功,公安改革創新活力進一步凸顯。
一項項便民舉措的密集&&,帶着“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溫度和科技智慧的光,“守護”+“智慧”溫暖安然地照進人們的生活和社會進步的道路。
這一年,從“老楊調解室”“老吳調解室”“群眾説事亭”“錦屏華寨經驗”,再到全省推廣的“警民議事會”,一批批“群眾唱主角,民警來引導,德法加智治”具有新時代特徵的共治共享基層實踐在貴州遍地開花結果,成為貴州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字招牌”。
冬日的北盤江鎮,暖氣洋洋,村子裏的大榕樹下,一群布依族群眾圍着社區民警聶彪聊興仍濃。藍色的布依族衣服上,“布依聯調隊”的紅袖箍很顯眼。
漫步的北盤江鎮金井村的村道上,村落圍墻的青磚灰瓦,房檐屋下山石綠植,別有一番寧靜安然的山野之趣。
“這些祥和美景,都是村民商量出來的結果。”金井村是省內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寨,62%的群眾都是布依族,民族習慣和生活習性導致村裏小矛盾小糾紛不斷,曾經是北盤江鎮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道坎。
“別覺得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在老百姓眼裏,這些都是天大的事兒。”貞豐縣北盤江中心派出所今年榮獲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所長趙健説,“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小矛盾,興許就會變成大隱患。老鄉親們的事兒就是我們自己的事兒。”
這一年,貴州各級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讓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讓大量糾紛解決在訴訟之前,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超過90%。也是這一年,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涌現出“龔家寨共治委員會”“福泉工地警務室”“青城義警隊”“勺安紅義警隊”“夢柳衛士”等一大批社會治理品牌隊伍,讓越來越多的群眾投身基層治理工作,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初具雛形,讓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石不斷夯實。
回顧光輝歷程,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貴州公安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在大考中淬煉忠誠本色,火熱鬥爭中彰顯擔當作為,不忘初心中踐行為民宗旨,砥礪奮進中鍛造鋼鐵隊伍,很多難忘的公安瞬間、公安故事,默默奉獻的公安民警,他們平凡的臉龐,卻有着最深沉的力量:他們用團結奮鬥賦予了節日本來的意義,護衛了黔山貴水的歲月靜好,以實際行動詮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真正內涵,書寫了捍衛國家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新篇章。
新時代,多彩貴州大潮奔涌,江山如畫。
在多彩貴州屢創歷史輝煌、奮楫揚帆的新時代新征程上,貴州公安也將始終順應人民期待,在接續奮鬥中愈發璀璨奪目,在奮勇前行中必將再創輝煌,跑出護航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加速度”,交出貴州公安工作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李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