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加快打造新型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加快打造新型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

2023-12-20 09:40:54  來源:貴州日報

優化能源結構 打造零碳電廠

——我省加快打造新型綜合能源服務新業態

  立足能源資源優勢,我省正加快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把能源産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産業來打造,積極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推動能源産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深入開展新型綜合能源服務,有效提高社會綜合能效水平,降低企業投資運營成本,調整企業用能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優化能源結構 打造綠色能源發展新格局

  在位於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的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工地,項目建設有序進行。該項目副總指揮孫乾介紹,一期項目預計明年年初投料試運行。二期項目已於8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明年6月建成試運行。

  “我們採用國際最先進的大型焦爐清潔生産工藝和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不僅每年可生産出優質冶金焦380萬噸,而且還能從焦爐煤氣中分離提純出氫氣。”孫乾説。該項目利用制氫、儲氫、運氫、加氫、用氫等技術進行焦爐煤氣精深加工,生産純度高達99.999%的高純氫,形成“煤—焦—氫”産業鏈,為後端氫能源綜合推廣應用奠定基礎。該項目就是要讓每一塊焦煤被“吃幹榨盡”。

  該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約200億元,並帶動推進上下游煤電板塊、鐵路物流、裝備製造、新型材料等産業發展。

  12月1日,位於六盤水盤州市大山鎮的盤江新光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實現首次並網發電。該燃煤發電項目採用新一代高效一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按照超低排放標準,同步建設煙氣除塵、脫硫和脫硝裝置,實現燃煤發電的清潔高效生産。

  持續推進産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清潔能源多維發力,釋放綠色發展新動能。近年來,六盤水市深入推進百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建設,積極推進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清潔電力項目有序建設,優化能源産業結構,構築多元化能源産業發展新格局。

  綜合智慧零碳電廠 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11月2日,位於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的貴州和平經濟開發區內,兩條藍色的蒸汽管網在園區穿梭串聯起用熱企業。

  遵義市旭輝新型節能建材公司依託大地配售電公司增量配電,節省了用電成本,依託鴨溪電廠提供價格低廉的粉煤灰及蒸汽資源,節省了生産成本,原料就地取材,還節省了運輸成本。該公司每年需要耗費2萬噸粉煤灰和4萬噸蒸汽。

  和平經開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准的“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也是遵義市唯一一個全國第二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園區”。該區依託貴州金元智慧能源公司旗下的大地配售電公司的增量配電優勢,以及鴨溪電廠固廢、蒸汽等綜合能源優勢,大力發展電及電循環産業。

  “園區聚集了多家用熱企業,電廠生産過程中産生的高溫蒸汽不被散發浪費,産生的脫硫石膏、粉煤灰等也可以給做建材的企業做原材料。這樣,企業和電廠之間就形成一個綠色循環發展的‘環’,向着‘零碳’的目標發展。”大地配售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大地配售電公司已在和平經開區建成220千伏變電站,有效為高載能企業的入駐提供電能保障,同時降低了企業的用能成本。

  和平經開區鴨溪電廠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時,年發電能力80億千瓦時,年産粉煤灰100萬噸、脫硫石膏50萬噸等固廢,這些固廢再次利用變成該區一些企業的産品生産原材料。在滿足發電的同時,還能為企業提供70萬噸的蒸汽。

  “和平經開區是貴州金元實施的‘源網荷儲用’一體化‘綜合智慧零碳電廠’,以‘增量配電網+大工業可調負荷+大區域新能源’模式運營的項目,圍繞‘電及電循環’‘酒及酒配套’深度挖掘區域用能大戶。同時,開髮屋頂光伏、沼氣、小水電、風電等分佈式能源,建設充電樁、冷熱聯供及城鎮清潔供暖等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貴州金元智慧能源公司負責人黃乾禮介紹。

  目前,通過“綜合智慧零碳電廠”資源,該區吸引了能耗生産企業和能源型企業40余家前來入駐。産業涵蓋白酒生産、加汽磚、紙箱包裝、生物造紙、防水材料、粉煤灰加工等多種行業,解決就業2000餘人。

  有“量”更有“質” 加快新型綜合能源項目建設

  安順市通過創新新能源股份合作開發模式,與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集團等國企、央企共同成立8家SPV公司,合作開發新能源項目25個。該市“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一體化電力能源格局已基本形成。新型綜合能源基地項目的建設,優化了該市能源産業布局。

  盤江普定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是建設安順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盤江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於2022年12月開工建設。設計供電煤耗274.34克/千瓦時,同步按照超低排放標準建設脫硫、脫硝及除塵設施,配套建設鐵路貨場專用線等。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發電量約66億千瓦時,預計可實現年産值約25億元。

  “該項目是全國首&套以燃燒無煙煤為主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選定機組具備高參數、高效率、高節水和超低能耗、超低排放等特點,可實現節約標煤約3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83萬噸/年,有利於助推貴州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盤江(普定)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張文華介紹。

  在位於紫雲自治縣貓營鎮的馬鬃嶺風電場上,一台&“大風車”持續將風能轉化為電能。該項目於去年8月啟動建設,今年4月首次並網發電。中國能建西南分公司馬鬃嶺風電場場長周東旭介紹,該項目裝機規模為100兆瓦,預計每年可為電網提供清潔電能2億千瓦時,節能減排效益顯著。

  近年來,安順市努力把能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讓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有“量”更有“質”。該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打造“六大産業基地”的決策部署,以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為重點,加緊開展新能源項目建設,謀劃實施了一批火電、光伏、風電、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集群項目,全力打造多産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新型能源保障體系。(記者 張秀雲)

[責任編輯:鄧嫻 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