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凝聚消防救援正能量 共譜民族團結新篇章-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劍河:凝聚消防救援正能量 共譜民族團結新篇章

2023-12-19 14:45:59  來源:劍河縣融媒體中心

  “我們這路邊樹上有個馬蜂窩,經常有老人小孩從樹下走過,太危險了。”接到劍河縣文昌小區居民的報警電話,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迅速行動,到達現場並將整個蜂巢成功摘下,同時做好滅蜂處理,消除了居民們的擔憂。“太感謝你們了,大家最近出門都是提心吊膽,困擾我們這麼多天的難題終於解決了!”文昌小區居民吳青雲説。

幫助群眾搶收稻穀

  摘馬蜂窩是小事,但關係群眾安危就是頭等大事。多年來,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就是本着積極為轄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着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不斷增強轄區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要求,圓滿完成了各類急難險重任務,繪就新時代民族團結新篇章。

教授少數民族群眾使用滅火器材

  “特色宣傳”求實效,勇當民族團結“排頭兵”

  劍河少數民族人口眾多,以苗侗為主的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96%。如何增強少數民族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全體指戰員人人都是志願者,積極開展宣傳,深入少數民族群眾聚集村寨和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家中開展防火宣傳,紮實開展“苗侗雙語防火歌”教唱活動,少數民族消防員利用音視頻設備,走社區,入村寨,進校園,用苗族侗族曲藝邊播邊説邊唱的獨特方式向群眾講消防、道防火、説安全,發放各類宣傳手冊3萬餘份,指導群眾做到“三清三關”“四懂四會”,提升各族群眾消防安全防範意識。在進村入戶開展消防安全宣傳的同時,與各族群眾一同學習黨的民族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等,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惠民惠農政策送進千家萬戶,營造人人珍視民族團結、人人維護民族團結、人人享受民族團結、爭做民族團結典範的濃厚氛圍。

開展消防站對外開放活動

  多舉措聚民心,奏響民族和諧“最強音”

  近年來,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將全面落實民族政策與主責主業相結合,通過貫徹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緊盯重點場所和區域,廣泛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主動服務幫助社會單位查找隱患,為各族群眾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全縣火災發生率呈逐年遞減趨勢。組織消防救援人員開展學雷鋒、掃雪除冰、走訪慰問等系列活動30余次,無償獻血20餘人次。積極參與民族團結示範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匯聚了“消防正能量”。

深化黨的民族政策學習

  “長大之後,我也要像消防員叔叔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劍河縣城關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楊光燚激動地説。大隊積極邀請轄區學校開展“學生進隊站”活動,讓師生們實地體驗和感受消防工作,向師生普及了日常防火、逃生和避難小知識,做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大隊還積極與少數民族村寨開展聯學共建活動,邀請各族群眾來隊參觀,宣傳防火常識和滅火技能。

為中小學生講授消防安全知識

專題研究部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同心攜手,共譜民族團結“新篇章”

  如何築牢農村消防安全“防火墻”。近年來,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先後深入劍河縣柳川鎮巫泥村、南寨鎮南包村、革東鎮辣子寨等村寨,修建高位水池、消防管網,發放消防水帶、水槍、消防機動泵,破拆工具等農村滅火救援器材。同時,先後指導11個鄉鎮政府建立專職消防隊,並配備消防車12輛,個人防護、搶險救援器材26類400余件套,實現了全縣偏遠鄉鎮政府專職隊裝備器材的全覆蓋,幫助50戶以上村寨和傳統村落建立義務消防隊伍,定期組織人員指導消防業務技能培訓,實現了村寨火災可防可控。組建“火焰藍”服務小分隊,真情為民服務,第一時間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抗旱時為群眾送水1000余噸,洪澇時疏散被困群眾50餘人。大隊“火焰藍”小喇叭在冬春季節走街串巷,利用民族語言開展消防巡邏宣傳,樹立了隊伍良好形象。

組織開展義務獻血

  近年來,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將消防救援工作和隊伍建設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大局來推動,圓滿完成了各類急難險重任務,先後被州級相關單位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執法質量先進單位”“防汛救災先進單位”“文明單位”“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2019年被評為州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示範單位”,2023年被評為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等榮譽,為劍河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下一步,劍河縣消防救援大隊將繼續用真心融合民族發展,用真情服務社會和諧,牢記職責使命,全力做好火災防控和滅火救援工作,為轄區長治久安、民族團結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持續貢獻“火焰藍”力量。(柳文龍)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