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小喇叭”就是一個“宣講員”。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石阡縣充分發揮應急廣播時效性強、覆蓋面廣、收聽方便的傳播優勢,推動主題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民心。
“中國共産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大施多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每天下午六點,在石阡的城鎮與鄉村、房前和屋後都能聽到“大喇叭”的準時發聲。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石阡縣融媒體中心的應急廣播成了理論學習、政策宣講、便民信息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讓主題教育“聲”入人心。
“我們播出農業農村、生態發展、健康生活等內容,以此讓石阡縣應急廣播系統發揮服務群眾、幫助群眾的最大作用。”石阡縣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楊剛介紹。
石阡縣應急廣播系統於2021年8月正式投入運行,目前,在全縣315個村(社區)共設置了1900余個應急終端,由石阡縣融媒體中心負責播報日常生活、新聞資訊等。當前,第二批主題教育正全面開展,“大喇叭”作為石阡政策理論的“宣傳&”,實現了每一個“小喇叭”就是一個“宣講員”的傳播作用。
70歲的劉德禮是一位老黨員,收聽廣播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個習慣,每天下午不到六點,他就會端起小凳子坐在屋外,等待着家門口的廣播響起。在他看來,能夠通過廣播聽新聞,這是一種懷念,也是黨和國家對他們老黨員的另一種“陪伴”。
“我們現在足不出戶就能聽到黨的聲音,了解國家政策,我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石阡縣龍塘鎮大山村一村民坦言。
“現在這個大喇叭好啊,每天都可以聽一些政策和新聞,我現在年紀大了,不會玩手機,每天晚飯過後出來走走,一邊走一邊聽,記住了不少呢。”石阡縣青陽鄉茶園村村民李佑培説。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石阡縣融媒體中心積極探索所屬12個&&“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在內容上持續創新、在服務上貼近於民,切實推動為民辦實事落地見效。
接下來,石阡縣融媒體中心將持續優化內容生産,進一步發揮應急廣播在主題教育中“最後一公里”的作用。(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