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取泥,火中取寶——牙舟陶非遺傳承人演繹泥與火之歌-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田中取泥,火中取寶——牙舟陶非遺傳承人演繹泥與火之歌

2023-12-09 10:50:1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12月8日電(記者周宣妮)清晨,太陽初升,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牙舟鎮興陶村,51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牙舟陶傳承人鐘成貴已盤坐在電動拉胚機旁,聚精會神地拉制著“銅鼓茶壺”陶坯。

  發間略有銀白的鐘成貴,頭隨著機器節奏輕輕晃動,拉制動作嫺熟而又嚴謹,“拉胚非常重要,在這一階段就要把陶泥塑型成圓潤飽滿狀,後期燒制時才不會開裂受損。”鐘成貴説。

  11月2日,鐘成貴在制作陶器。 新華社記者周宣妮攝

  牙舟陶器型古樸淳厚,造型獨特,特色鮮明。在燒制過程中,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並且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産生各種瑰麗的色彩和特殊冰裂紋理。這種獨一無二的“窯變”,更是讓陶器收藏家對其青睞有加。“牙舟陶器燒制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11月2日,鐘成貴拉制的“貴州銅鼓”係列茶具陶坯在晾曬。 新華社記者周宣妮攝

  鐘家世代制陶,鐘成貴自小便在父親身邊學陶,他對牙舟陶燒制技藝熟稔于心。“我家祖輩都在做牙舟陶,我剛會爬就跟在父親身邊學,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會做陶了”。

  歷經取泥、洗泥、濾泥、發酵、拉胚、修胚、雕塑、捏塑、上釉、入窯燒制等十余道繁瑣工序,一件精美的手工牙舟陶器才呈于眼前。由于長期在田中取泥,雙手頻頻接觸陶泥,每到冬天,鐘成貴手掌上皸裂的紋路裏便會塞滿泥土,隱隱作痛,但鐘成貴仍保持著原始而古老的牙舟陶器手工燒制方式。

  11月2日,在窯中燒制而成的牙舟陶。 新華社記者周宣妮攝

  對于鐘成貴而言,父親鐘林甫一直是他堅持制作牙舟陶的動力源泉。每當他在老屋前搭建的工作室內捏塑時,88歲高齡的父親都會坐在屋前臺階上無聲地陪伴著他。匠人精神在父與子的默契間代代相傳。

  回憶起兒時家家戶戶制作牙舟陶的盛況,鐘成貴指著村中一處山坡説:“這裏還保留了70余座老柴窯,一般幾戶人家會合建一座窯來制作牙舟陶。我父親則會幫他們建窯,村民都親切地稱他為‘窯王’。”

  11月2日,貴州省平塘縣牙舟陶文化産業園中的牙舟古窯。新華社記者周宣妮攝

  “燒窯對柴的品質要求高,粗細大小需均勻,才能更好地控制火候,讓窯內溫度保持恒定。過去每當燒窯前,便會有很多鄰村的人挑柴來賣,連村口肉攤上的豬肉都會早早賣光。”鐘成貴笑著説。

  保持對傳統制陶技藝的執著,再融入現代元素和設計工藝,鐘成貴近年來對牙舟陶進行了諸多創新。位于平塘縣的大國重器“中國天眼”、貴州銅鼓等也成了他的靈感源泉。

  11月2日,鐘成貴設計的“中國天眼”係列茶具陶坯。新華社記者周宣妮攝

  2016年,貴州省陶瓷協會授予鐘成貴“貴州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2020年9月,他所設計的“中國天眼”係列茶具也在第三屆中國四大名陶展中斬獲銅獎。

  如今,鐘成貴每周還堅持去鄰近學校進行義務授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牙舟陶。“同學們很喜歡上陶藝課,我也希望自己能為非遺傳承貢獻力量。”

  雖已過了知天命之年,鐘成貴仍舊堅持提升自己。他的案頭常擺著一本《宜興紫砂對話圖錄》,在閒暇之際反覆觀摩。每年還會去江西景德鎮學習數次,精進自己的制陶技藝,汲取更多創新設計靈感。

  “做牙舟陶的過程中,酸甜苦辣我都嘗過,但我們牙舟陶要走自己的一條路,還需不斷學習和探索,壯大傳承人隊伍,才能讓這項非遺煥發新生。”鐘成貴説。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