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核桃結出致富碩果-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畢節核桃結出致富碩果

2023-12-06 09:39:16  來源:貴州日報

  駕車行駛在畢節市赫章縣朱明鎮,路邊隨處都能看到核桃樹,多的一塊地種有二三十株,少的也有三四株,赫章縣是畢節市核桃種植面積最大的縣,也被稱為“核桃之鄉”。而在整個畢節市,核桃種植面積穩定在152.3萬畝,佔全省面積40%以上,核桃全産業鏈年總産值達23億元以上。

  赫章縣核桃種植歷史悠久,在朱明鎮安甲村,有一株“核桃樹王”,根係發達,枝幹強壯,目測高度有兩層樓房之高,樹齡在150歲以上。而在朱明鎮,樹齡在100歲以上的核桃樹,就有1200多株。

  據赫章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赫章全縣核桃種植面積達52萬畝,挂果核桃32萬畝,年産值近15億元,核桃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徑。

  赫章縣朱明鎮朱歪社區居民王愛國家説:“今年共采收核桃500多斤,賣出5000多元,500多斤核桃雖不多,但這都是土地的附加值,樹上核桃收來賣,樹下土地照常種莊稼,一地兩用,除了收核桃,今年的玉米收成也不錯。”

  “赫章縣內百年核桃古樹遍佈各鎮,境內分佈着許多優質的原生核桃種質資源,為核桃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畢節市林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王曉霞介紹。

  依託優質的原生核桃種質資源,赫章縣先後榮獲“全國核桃林業標準化建設示範區”“中國十大名優核桃”“中國著名果品品牌”等稱號,2008年,赫章縣獲“中國核桃之鄉”稱號。

  近年來,赫章縣通過與中國林科院、貴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貴州省核桃研究所畢節市林業局等高校及科研單位合作,對老核桃樹進行“高接換優”,不斷進行品種改良,選育出“黔核5號、6號、7號、8號”等本地優良品種。其中“黔核6號”“黔核7號”兩個本土品種還獲得省級優良品種認定。

  朱明鎮依託種植農民合作社,引導農戶以“土地入股分紅+自主參與管護增收”兩種方式加入到標準化核桃園建設中,實現了核桃園規模化、標準化連片管護。針對群眾“不會種、種不好、無人管”的問題,該鎮多次組織農戶培訓學習,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今年我采收核桃3000多斤,其中1000多斤新品種核桃現已全部銷售完畢,收穫一萬多元。”朱明鎮坪子村核桃種植大戶常開宣介紹,今年核桃市場行情好,賣得起價格,這也是當地政府多年來深耕核桃産業結下的“碩果”。

  為了讓村民種植的核桃賣個好價錢,朱明鎮在2023年成立了由鎮黨委領辦的合作社,在充分遵循市場價格規律的基礎上與當地核桃收購公司談定價格,統一收購,幫助群眾解決銷售端問題,提振村民發展核桃産業的信心。

  “我們的核桃按照標準,可以賣成鮮核桃,也可以敲碎後賣核桃仁,價格不等。”朱明鎮黨委書記何江介紹,今年鮮果平均價格在8至10元一斤,核桃仁每斤價格也在11元。經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獲得了顯著效果,有效提高了群眾的收入。

  核桃産業的良好發展也離不開精加工。畢節市狠抓市場主體培育,積極引進企業開展核桃精深加工,加大核桃糖、核桃油、核桃粉等産品開發力度,大力培育本土企業從事核桃系列産品加工、銷售,延長産業鏈,帶動産業發展。

  通過引進核桃精深加工企業,建設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及冷鏈倉儲,畢節核桃産業形成了“初級加工在鄉村、精深加工在園區”的發展格局,構建起“接二連三、吃幹榨凈”的核桃全産業鏈體系。

  如今,畢節市已培育核桃産業省級龍頭企業2家,核桃加工構建起了完整的産業鏈,實現核桃配方油、核桃益生菌乳、營養強化型核桃粉、核桃乳等年産能10萬噸以上,核桃全産業鏈年總産值達23億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轉變主體傳統營銷模式,提高主體營銷能力,不斷推進核桃系列産品營銷工作,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推動核桃産業一二三産融合、産加銷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王曉霞介紹。(記者 王怡)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