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六盤水市的夜生活剛剛拉開帷幕。
伴隨商販們的吆喝叫賣聲和游客們的嬉鬧聲,煙火氣嫋嫋升騰,各商圈人聲鼎沸,消費者熱情高漲。
在位於川心小區的美食街,一條狹長的通道中,兩側依次排開的店舖陸續亮燈,日料、烤肉、火鍋、奶茶等餐飲品類應有盡有。
而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一字排開的“袖珍店舖”,一個個小帳篷“變身”創意商鋪,帆布招牌迎風招展,鞋帽服飾、水果蔬菜、潮流手辦等商品琳瑯滿目,吸引了不同客群前來消費。
“以前的夜市攤都是美食,但現在不一樣了,一到夜晚,很多年輕人來擺攤,賣一些日用百貨,就像家門口的‘淘寶’,我總能淘到一些實用小物件。”家住川心的市民王女士説。
除“帳篷經濟”外,蓬勃發展的“後備箱經濟”“露營經濟”也是“夜經濟”新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車尾廂集市淘寶、城市露營地看星星等各式各樣的消費活動興起,不僅點燃了大眾休閒娛樂熱情,更吸引人們走出家門、回歸自然,在品味生活的過程中重新拾取幸福感、快樂感和滿足感。
“我們正積極培育各種夜間消費新業態、新場景和新模式,緊貼年輕人的夜間消費需求,努力打造更多新型的消費熱點,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助力六盤水夜間經濟實現價值延伸。”六盤水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
今年9月,六盤水市水城古鎮等11條步行街被列為“省級商業步行街”;六盤水萬達商圈、六盤水黃土坡商圈等9個商圈被列為“省級商圈”。
在六盤水城市商圈裏,“業態”與“夜態”相輔相成,豐富多元的“業態”承托着夜場景需求下的“夜態”,不斷擴張的城市“夜態”也刺激着文化創新、形式創新、技術創新的新“業態”。
黃土坡街道以“喚醒記憶、重現輝煌”為主線,打造“涼都1978文化街”,既傳承三線文化、弘揚三線精神,也開闢了城市新消費聚集地,激活商圈活力。
“目前,我們正在完善前期手續,力爭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初步建設。”黃土坡街道辦副主任朱勇説。
眼下,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夜間消費的模式也更加多元。從“舌尖美食”到“參觀游覽”再到“文化體驗”,線上團購線下消費、24小時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持續激發了夜間需求。夜間經濟多點開花,從簡單的吃喝逐步轉向夜玩、游、購等多種形式,差異化經營空間大。
為此,六盤水市將從加強夜間經濟規劃布局、建設多元夜間消費場景、培育夜間經濟業態、培育夜間消費品牌、完善夜間經濟配套服務等方面挖掘適合夜間消費新的增長點,拓展消費群體,打造布局合理、業態高端、具有特色的夜生活圈,真正讓夜經濟品牌響起來、夜色亮起來、人氣聚起來、商圈活起來,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游的城市新中心。(記者 桂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