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暮色漸濃,徜徉在流光溢彩的銅仁市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夜行、夜食、夜購、夜娛……古色古香、彩色霓虹和市井生活爭相輝映,濃濃的煙火氣令游客沉醉其中。
中南門歷史文化旅游區位於銅仁市中心城區,總建築面積17.8萬平方米,是銅仁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歷史文化街區,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去年8月,中南門片區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今年以來,銅仁市深入挖掘文旅消費潛力,不斷更新消費新場景,激發夜經濟更大活力。
“帶朋友們好好感受下銅仁城區的變化。”當晚7點,市民馮運帶着從北京過來旅游的幾名好友走進中南門觀賞“夜銅仁”。在中南門古巷道步行街,魚丸、冰糖葫蘆、烤豬蹄等各種美食秀色可餐。“每天晚上都要賣數十碗魚丸,生意挺不錯。”一家章魚丸店張老闆告訴記者。
沿着中南門古城的錦江邊行走,眼見五綵燈光照亮了兩岸夜色。“早就聽説這裡景色很美,終於有機會來感受一下嘞。”坐在岸旁的小腕烤肉店裏悠閒地吃着烤肉,游客陳懿十分愜意。
晚上9點,在中南門江宗門碼頭邊上,店家周興楊正忙着為客人製作特色茶飲。“碼頭集市開業後我就在這裡擺攤,每天游客都不少。”周興楊説。
中南門古城以紅色文化、茶文化、府城文化、市井文化、儒家文化及天文文化六大文化體驗為特色,構建了梵凈茶苑、府街、中南門老街、團結廣場、文廟書院等功能組團,培育有酒店客棧、文創購物、抹茶體驗、梵凈醫館、主題餐飲、休閒娛樂等業態,形成了以周逸群陳列館、天文科普館、梵凈書院、文昌閣遺址等為特色的文化體驗區,充分展現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
近年來,銅仁夜經濟業態不斷更新,從簡單的吃喝逐步轉向夜玩、夜游、夜購等多種形式。商家相關數據顯示,全市特色文創等新業態的夜間營收實現較快增長。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夜經濟有效延長消費時間,釋放消費紅利,正成為銅仁消費增長新亮點。
記者了解到,假日期間,古琴音樂會、歌唱表演、航拍秀等各類演出在中南門古城輪番上演,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前往打卡拍照。銅仁市梵凈古邑集團副總經理李英負&&,美食節、詩會演出、新黔菜比賽等多種文旅融合産品在雙節期間陸續推出,進一步滿足了游客多元化、多層級和品質化的夜間消費需求。(記者 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