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為岩腳農産品的推薦官,給大家帶來的是本地産的‘刺梨原液’……”9月14日,六枝特區岩腳鎮聯合村黨支部原支部書記熊桂芳化身“帶貨主播”,在岩腳鎮太和廣場“六枝六味全民直播間”推銷本地農特産品。
“熊支書態度認真、‘一招一式’很是專業,做直播帶貨,我最佩服的還是她!”今年53歲的新寨村支書帥學倫,提起熊桂芳,讚不絕口。
直播帶貨並非新鮮事,可在岩腳鎮,“支書帶頭、全鎮參與、村村直播”已然成為各村支書必須解鎖的新技能。
去年9月,“喜迎黨的二十大·支書帶你看岩腳”大比武活動在岩腳鎮廻龍溪畔舉行,27名村(社區)支書以直播間為“比武&”,曬産業成果、談發展“錢景”,亮出各自的“十八般武藝”。
黨委、政府“搭&”,村支書“唱戲”,幹部群眾“跟風熱捧”……岩腳鎮的農特産品直播帶貨“新農活”如火如荼。
“在全面統籌好村委各項工作的同時,持續做好直播帶貨産業,岩腳鎮採取‘固定支書直播隊伍+動態輔助直播人員’組合的方式進行輪播,並建立後勤保障及獎勵機制,帶動了各村直播帶貨的積極性。”岩腳鎮副鎮長黃庭鳳介紹。
互聯網思維開拓了岱甕村的致富路,今年5月,岱甕村黨支部書記孫翔進入直播間帶貨“岱甕楊梅”。在楊梅上市的這一個月,孫翔和直播團隊的工作人員每晚堅持直播2小時。直播帶貨不僅解決了農産品的銷路問題,也“鏈結”了更多的商機,有水果客商看到直播,主動留言想收購楊梅,不少粉絲和當地批發商紛紛到岱甕村採摘、收購。
如今,在“六枝六味全民直播間”,趙長金、孫翔、魯孟靈等支書們活躍在帶貨現場,接地氣的産品介紹、有趣的鄉間故事,吸引着眾多游客和網友選購農産品,解決了農産品銷售問題。“以前,出售苦蒜主要靠小販收購和自己運到集市售賣,銷售周期長,還容易被壓價。”岱甕村村民王大爺説,有支書直播帶貨幫忙,再也不用擔心賣不去了。
在各村支書的帶動下,村幹們也積極上陣。老卜底村文書李祥呈説:“之前沒接觸過電商直播,擔心自己坐到鏡頭前面就不知道説什麼了。”他鼓起勇氣和其他村幹部們一起坐到鏡頭前,努力地介紹自己,介紹老卜底村的情況。“真是不學不知道,直播帶貨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挺多,怎麼跟村民去對接、産品如何包裝和發貨……”作為一個直播“小白”,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李祥呈就把這些全學會了。
截至目前,岩腳鎮通過“六枝六味”“水鄉岩腳”“老竹林”等直播賬號,銷售岩腳面、刺梨産品、獼猴桃、岱翁楊梅等40余種農特産品,交易量逾1600單,銷售額100余萬元、點讚量突破50萬、圈粉逾12萬人。(記者 鄭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