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三都縣13.6萬畝水晶葡萄迎來豐收季。今年在當地農技部門聯合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專家攻克解決了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等多項種植瓶頸技術難題,讓果農們增産又增收,年産值突破3億元。
水晶葡萄晶瑩剔透
連日來,三都果農正忙着搶抓時間採摘自家水晶葡萄進行售賣。趁着天氣晴好,一大早,種植大戶劉興亮趕往自家果園採摘葡萄,目前採摘的是套袋果。套袋果的成熟期較散果(不套袋果)要晚10余天。為了延長水晶葡萄的售賣期,果農們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將自家剛挂果的葡萄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套袋,確保葡萄錯時上市,從而提高葡萄的品質和價格。
葡萄藤順山勢連綿起伏
“今年我家種有70多畝葡萄,今年的天氣很好,加上我們精心管理,每畝的産量增加了10%-15%;加上今年疫情開放游客很多,去年1.5元一斤,今年賣到了2.5元2.6元每斤,價格很樂觀,我們非常高興。”三合街道苗龍村下羊忙組種植大戶劉興亮説。
群眾採摘葡萄
走進三都縣水晶葡萄種植基地,葡萄藤順山勢連綿起伏,直至山頂。綠葉下,一串串水晶葡萄晶瑩剔透,讓人垂涎欲滴。基地裏,隨處可見忙碌的果農,採摘、裝框、搬運、裝車,大家分工協作,現場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葡萄豐收果農樂
三都水晶葡萄由於品種單一,發展壯大中遇到了瓶頸。今年以來,三都縣堅持以産業興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當地農技部門聯合國內多所科研院校共同攻堅克難,攻克了多項種植瓶頸技術難題,按照“政府帶動、科技支撐、品牌打造”的思路,以“三都水晶葡萄”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的産業發展,着力打造“萬畝葡萄園”産業優勢,形成了集種植、育苗、採摘體驗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産業鏈,平均畝産量較去年增長10%-20%,平均價格增長60%以上,讓果農們真正實現家門口增收。
農技人員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通過我們測産呢,平均單産2018.56公斤每畝,這是葡萄的整體産量;我們後期主要採取加強品牌打造和申報,以及引進相關的線上銷售的公司、加工企業到我們縣進行收購,因此今年我們的單價有顯著的提升。實現今年的總産是11.5萬噸,總的經濟價值達3.92億元。”貴州省精品水果産業技術體系三都綜合試驗站站長蒙祥周説。(周忠能 歐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