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順經開區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打造了牛蹄關鄉村振興新樣板,通過以文化為引領,産業為抓手,以文帶旅,以旅帶産,聚集各方力量進行物質和精神文明並驅發展的鄉村建設。
從十里荷廊出發,途徑“131”三線廠房,穿過一道石磨堆砌而成的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牛氣沖天”的寨門,這裡就是牛蹄關。進入寨門,沿着古樸的青石板路徐徐而上,獨具特色的民居、酒食坊、布依民俗館、牛蹄咖啡館、精品民宿、山骨圖書博物館等公共空間和文化空間依次出現在眼前。
經開區幺鋪鎮牛蹄關村民伍琼:“我是牛蹄關的一個村民,我們這裡是布依族的一個村莊,這幾年鄉村振興,我們牛蹄關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美麗鄉村的布依寨。”
美麗鄉村不僅要有顏值,更要有氣質。作為幺鋪鎮十里荷廊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集成示範帶的核心區,牛蹄關立足産業集群示範帶的布局,通過厚植文化、引入産業,以文化産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形成了牛蹄關博物館群+産業的定位布局,達到田園風光、農産品深加工、醫養、文化旅游的集成示範。
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黨支部書記韋俊:“我們牛蹄關是一個純布依族村寨,通過這兩年的打造,我們把布依族特色文化挖掘出來。目前為止,我們牛蹄關已經打造出了山骨圖書館、康養館、蠟染館等,通過這兩年的發展,我們牛蹄關的文化越來越豐富,同時我們牛蹄關還是全省的大中專學生研學基地。”
文化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牛蹄關立足自身豐富的文化要素,通過文化植入方式,融合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布依族文化等各種元素,在推動文旅融合的同時,致力將其打造成安順乃至貴州的永久性地標和全國知名的研學基地。現在的牛蹄關每天都有研學實踐團隊走進牛蹄關,他們或參觀思考、或親手實踐,沉醉於山水之間,感受文化魅力。
經開區宋旗學校教師姚啟華:“今天組織師生到牛蹄關進行研學活動,讓同學們通過參觀山骨陳列館、體驗布依聲樂館,感受到了濃濃的布依非遺文化,了解到了牛蹄關的風土人情,讓學生從小受到家鄉文化的熏陶,樹立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
如今,村美民富的牛蹄關形成展示歷史文化和美麗鄉村形象的“靚麗窗口”,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要素,激發群眾動力、利用舊物改造、盤活閒置資源積極打造,讓昔日沉寂深山的牛蹄關煥發了新活力。
經開區幺鋪鎮阿歪寨村黨支部書記韋俊:“下一步,我們將結合我們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一個融合,大力發展我們鄉村旅游,同時讓村民增收,讓我們村集體壯大起來,以我們牛蹄關文化賦能的打造,立足我們自身優勢,以打造共同富裕集成示範帶為契機,和周邊村寨抱團,共同推動鄉村旅游發展。”(趙才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