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磷石膏綜合利用率達96.43%,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讓“放錯地方的資源”重回産業鏈
磷石膏是指在磷酸生産中用硫酸處理磷礦時産生的固體廢渣,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鈣。貴州是全國磷礦主産區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磷化工生産基地。作為磷化工工業固廢的磷石膏好似一塊“燙手山芋”,不僅堆放佔用土地,甚至對大氣土壤還有一定污染性。
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上提出,要抓“富礦精開”,在精查探礦、精準配礦、精深加工、精細開發上發力,更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
數據顯示,2022年,貴州磷石膏綜合利用1103.51萬噸,同比增加6.73%,綜合利用率達96.43%,同比提高11.19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針對全省磷石膏産品單一、磷石膏産量剛性增長,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等問題,近年來,貴州在磷石膏綜合利用新産品、新技術和新業態等方面不斷探索,通過磷石膏綜合利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有效路徑。
新産品:看磷石膏“七十二變”
夏日,走進位於福泉市的貴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磷石膏經過分割、烘乾、包裝等環節,“搖身一變”成為整齊的石膏板。它們將運往四川、重慶、湖南、湖北的建材市場,成為裝修材料,與用天然石膏生産的建材性能基本無異。
“利用磷石膏生産紙面石膏板、裝飾板,不但可以廢物利用,還能減少天然石膏的開採量。”貴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凱介紹,自2011年建成投産以來,公司已累計消納磷石膏上百萬噸。
不只建材用料,貴州對磷石膏的消納集思廣益,衍生出了路基、包材、礦山修復等領域的實際應用,實現了磷石膏綜合利用的“七十二變”。
道路水穩層、路緣石、生態護坡、人行道板……走進貴陽市息烽經濟開發區小寨壩産業園,一條路距13公里的接線道路引人注目,據了解,該路段路基和面層施工材料均採用磷石膏産品。
“磷石膏用於路基填築上優勢顯著!”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健介紹,“最高等級的公路對填料承載比要求不小於8%,而經過處理後的磷石膏承載比大於20%。”
據楊健介紹,每公里道路填築可消納1.7萬噸磷石膏,此外,磷石膏具有輕膨脹性,能較好地填補施工造成的孔隙,使路基結構物更加緊密,“由此看來,利用磷石膏作路基材料,大有可為!”
除了路基材料,利用磷石膏生産包裝箱,則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又一創新。
在今年5月上海舉辦的中國品牌日活動上,貴州磷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新型磷石膏包裝箱受到業內關注。
“對比傳統紙箱,石膏包裝箱具有防水防潮、性能強韌、色彩豐富等特點。”貴州磷化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無水石膏作為填料參與産品PVC原料的生産,可減少林木砍伐和紙製品加工污染,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磷石膏築墻、磷石膏路基、磷石膏包裝箱……如今,得益於技術進步和創新利用,曾為“燙手山芋”的磷石膏已“七十二變”成貴州重要的生産原料,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循環經濟産業鏈。貴州省推進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力爭在2023年實現計劃綜合利用量1180萬噸的全省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目標。
新技術:進入“消磷”2.0時代
國發〔2022〕2號文件提出,實施磷、錳、赤泥、煤矸石污染專項治理,推動磷石膏、錳渣等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攻關和工程應用示範。
近年來,貴州正通過技術革新,將磷石膏産生企業消納磷石膏情況與産品生産挂鉤,倒逼企業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促使我省從依靠井下充填、水泥緩凝劑、生態修復、分解制酸聯産水泥等方式的“消磷”1.0時代,進入磷石膏綜合利用的“消磷”2.0時代。
“3個人僅用1組設備,在29天內消納9389噸磷石膏,築墻6.8萬立方米,簡直難以置信。”
7月,在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的貴州理工學院三期項目磷石膏噴築墻體施工演示現場,此番“消磷”速率讓捷克土建專家菲利普迫不及待地用鏡頭記錄下眼前這一幕。
“採用磷石膏噴築墻體的工藝可以免去工廠預製和長距離運輸,實現現場配製成型,施工效率較過去提升了近10倍,墻體成本每立方米可以節約15至20元,且用料環保、防火性好。定居貴州10年,菲利普親歷了貴州磷石膏綜合利用歷程,磷石膏噴築墻應用讓他再次領略到貴州“消磷”技術革新的決心。
作為技術“源頭”的貴州磷化綠色環保産業有限公司是貴州最大的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經過多年研究探索,該公司攻克了磷石膏新型建材穩定性、耐用性等技術難題,已穩定形成300萬噸以上的磷石膏新型建材産能和供應能力。
磷石膏噴築墻體技術具有成本低、施工快的特點,目前已在貴州理工學院、貴州醫科大學、貴州財經大學和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4所高校新校區進行技術示範應用。
此外,技術的革新還體現在磷石膏的利用體系上。
“我們通過深度凈化和低溫煅燒,實現磷石膏資源梯級綜合利用。”位於福泉市的貴州藍圖磷石膏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再祥&&,企業近年來投入上億元研發資金,與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兩院院士余艾冰及科研團隊合作,研製出全省首套磷石膏深度凈化及低溫煅燒智能一體化成套設備,實現了磷石膏從建築構件、石膏基砂漿、輕質條板等産品的梯級利用生産。
新業態:優化磷化産業結構
“在貴州西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洋實業)頭雁效應帶動下,有11家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入駐了貴州息烽經開區尹庵産業園,形成了磷化産品—磷石膏建材粉—磷石膏建材産品等的磷石膏全産業鏈發展趨勢,園區磷化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走進西洋實業一期磷石膏渣場,記者看到堆積如山白花花的磷石膏被黑色紗布覆蓋,該公司環安部副部長袁傑向記者介紹,“我們作為一家生産了20餘年的磷化肥企業,渣庫有390萬噸磷石膏堆存,且每年新增40萬噸磷石膏,為了消納這些‘燙手山芋’,我們先後引進了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11家。”
專營石膏建材粉生産的貴州昕鴻海石膏科技有限公司於2012年選擇在距西洋實業公司3公里不到的地方建廠,“西洋實業的磷石膏廢料是我們急需的生産原料。”公司總經理王君介紹,目前公司已建成2條共計年産58萬噸的磷建築石膏粉生産線,每年消納西洋實業磷石膏22萬噸。
同屬一個園區的貴州捷眾森建材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産50萬噸磷建築石膏粉生産線和年産60萬噸抹灰石膏及系列産品生産線。“按照我們的設計能力,每年可消耗75萬噸的磷石膏,將加工成中端産品磷建築石膏粉和下游産品抹灰石膏等。”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譚雪芳介紹,今年1至7月,捷眾森公司已消納磷石膏廢渣18.35萬噸,新增節能量為1.17萬噸標準煤,新增二氧化碳減排量2.18萬噸。
“在西洋實業的輻射帶動下,數家磷石膏綜合利用企業入駐園區,磷化及磷石膏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息烽工信局工業節能服務中心主任蘇浩然介紹,截至目前,息烽累計建成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及配套項目19個,擁有磷石膏綜合利用建材生産企業21家,今年1至6月,息烽縣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5.19%。
“縱觀貴州磷化工工業産業,正通過行業綠色化改造、資源綠色化利用等方式,讓‘放錯地方的資源’重回産業鏈。”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張弘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