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共同富裕
——二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徵,也是區別於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誌。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描繪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的美好願景,實現“百姓富”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當前,共同富裕的短板在農村。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要聚焦重點群體狠抓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貴州現代化建設的“底板”。各地各部門要把年收入低於1萬元的脫貧群眾和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兩個群體,作為促進增收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年收入低於1萬元的脫貧群眾狠抓增收,逐戶逐人、“一戶一策”研究落實增收舉措,集中優勢資源打好殲滅戰,確保今年實現動態清零。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狠抓增收,深入分析研究增收難的根源,深化“五個體系”建設,多管齊下推動搬遷群眾加快增收,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要強化産業振興助農增收。鄉村産業振興是農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撐,鄉村有了産業,農民才能有更多機會實現就地就業,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才有重要保障。全省上下要聚焦品種品質品牌,做足“土特産”文章,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省。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推動農産品精深加工加快發展。鼓勵支持農産品加工企業與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把農産品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深化農文旅商融合發展,讓更多農民吃上“旅游飯”。
要緊盯“四項收入”精準施策。農民增收有多種有效途徑,我們要深入分析我省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産性收入“四項收入”存在的差距,拿出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硬措施挖掘增收空間。通過引進勞動密集型産業、以工代賑等方式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工資性收入。完善群眾參與産業發展機制,激發內生動力,支持有能力的脫貧群眾自主創業,增加經營性收入。加強面向小農戶的農業支持力度,健全低收入農戶常態化幫扶機制,落實惠農政策,增加轉移性收入。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資産入股、收益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賦予農民更多財産性收入。
農業農村工作,説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各地各部門要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廣大農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本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