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成敗事關廣大群眾生態宜居的得失。今年以來,晴隆縣在充分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幹群攜手發力,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這兩天,晴隆縣安谷鄉安谷村鵝貓坪九組的陳金美一家可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她家的人居環境治理工作每天都有新變化。
鵝貓坪縣級鄉村振興集成示範點鳥瞰。
“之前到處都是搭的棚子,搭的石棉瓦。看到別人家幹,我們也拿拆了,請這些親戚朋友來幫忙我家幹。現在國家有這麼好的政策,出材料給我們,我們就出勞力了嘛,他們路過的群眾看到也好嘛,我們自己住着也好。”陳金美開心得很。
鵝貓坪共有三個村民組、160戶人家,是安谷鄉今年正在創建的縣級鄉村振興集成示範點。自今年1月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工作以來,示範點的工作已經完成大半。這個時候,鄉里面和村裏面的幹部也沒有落下,大家進村入戶、分工協作,攜手發力。
“我們首先是從亂搭亂建的拆除和亂堆亂放的清理開始。第二是‘三改'方面,改廚、改圈、改廁。第三是動員好群眾,管理好自己門前屋後的衞生,提升農戶的思想認識。這項工作可能還有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等我們人居環境整治完成之後,我們將發展鵝貓坪500畝壩區示範點的産業,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和群眾增收。”安谷村副主任張德富介紹道。
陳金美家搞人居環境治理,親朋好友齊上陣。
紫馬鄉栗樹村斬龍組的村民黃榮波家這些天也來了不少親朋好友,家裏很是熱鬧。
“今天剛剛開工,這些都是親朋好友來幫忙,我預計五天把它幹結束。結束之後,他們幹的話再去幫忙他們換一下工。我非常感謝他們,飯他們都不要我供。”説起這事,黃榮波甭提有多高興。
紫馬鄉栗樹村斬龍組鳥瞰。
目前,紫馬鄉的5個村都啟動了1至2個組的示範點工作,每個示範點的5萬元啟動資金由村級積累出,主要用於購買水泥、沙子、磚頭等必要物資,村民除了投工投勞外,還主動捐獻廢舊材料,鄉幹部和村幹部也來搭把手,農村人居環境就這樣一天天靚起來。
“目前做得好點的,就是我們新洋村的山躍組和鹽井組,另外就是紫馬村的賀龍宮組,其他的每一個村都在逐步推進。下一步就是我們技術成熟,探索出一定的模式以後在整鄉里面全部推廣,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紫馬鄉黨委副書記王開科信心滿滿。(孔令相 羅瀟瀟)
黃榮波家搞人居環境治理,親朋好友前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