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文庫》首髮式在安順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安順文庫》首髮式在安順舉行

2023-06-22 17:14:40  來源:安順市委宣傳部

匯聚安順歷史文獻 建構地方文化譜係

《安順文庫》首髮式在安順舉行

  在安順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文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歷經3年艱辛努力,深入發掘地方文化資源,匯集安順歷史上主要著述文獻的系列叢書《安順文庫》正式出版發行。6月21日,《安順文庫》首髮式在安順學院舉行。

  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終身教授錢理群,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黨委副書記周昀,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顧久,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吳大華,貴州省人民出版社黨委書記、社長朱文迅,安順籍著名學者戴明賢、袁本良,貴州民族大學教授孫兆霞等省內外專家學者出席首髮式。出席首髮式的安順市領導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正寧,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汪文學、安順學院黨委書記羅榮彬、院長陳雲坤。

  汪文學主持首髮式,並介紹了《安順文庫》的編輯出版情況。他指出,編纂《安順文庫》,對安順歷史文獻進行普查、蒐集和整理,是為傳承地域文脈,開展地域文化研究,建立地方性知識秩序,構建地方性文化譜係和重建地域文化形象,構建安順學,建立文獻基礎,提供文獻支撐。收集整理文獻工作主要依據《中國古籍總目》、《民國時期總書目》、(民國)《貴州通志》、《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總目》、(咸豐)《安順府志》等地方志為基礎,參考新編方志人物志,進行調查統計,並在海內外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大專院校圖書館和私家收藏者中進行廣泛徵集。經過各方共同努力,苦心搜尋,共收入50位作者的著述139種。其中不乏重要發現,如梅建《壺山集》(梅氏家藏)、陳祥士《玉螺山説集》(國家圖書館)等,皆為海內孤本。如陳法《塞外紀程》(貴州省博物館)、陳芳《帳花飛集》(安順市圖書館)等,皆是珍稀稿本或抄本。尤其是搜尋到著名收藏家羅維江先生珍藏的30冊姚大榮著作稿本,特別珍貴。同時,還盡力搜尋一些重要文獻的不同版本。下一步,將持續開展蒐集整理,爭取將目前能夠掌握線索的所有文獻蒐羅殆盡,為研究安順地域文化提供更為全面的文獻材料。

  錢理群長期關心安順文化建設,對《安順文庫》傾力作序。他説,《安順城記》《安順文庫》等文獻的出版,是安順地方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對建構地方知識譜係具有里程碑意義,意味着“安順學”研究已經成為安順市政府文化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選擇了廣泛蒐集、整理分散在民間的地方文化原始資料編輯出版,為安順學研究提供了支撐。地方文化建設的巨大成就,體現出貴州、安順地方歷史文化的研究,由“被描寫”到“自己描寫自己”,到“居於全國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前沿地位”,對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學術自信有重要意義。

  賈正寧在講話中指出,《安順文庫》是堅定安順文化自信的歷史根基,是推動安順文化發展的歷史智庫,是促進安順經濟發展的精神動力,是推動安順學科建設的重要基石。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繼續給予關心支持,希望安順廣大社科工作者、文藝工作者,要以《安順文庫》為基石,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開發好、運用好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源,進一步研究闡釋好安順歷史、安順文化,努力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使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因素,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安順文庫》全書共190冊約5000萬字,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其整理編纂過程是一次對安順本土文化的尋根之旅。通過對安順歷史上遺存的著作文獻收集、整理,全面反映了安順古近代學術成果和文獻構成的基本狀貌,使之前流失在外、散佈各地的本土著作文獻有一個系統的整合。為保存各種歷史著作的原貌,採用影印方式出版。《安順文庫》的面世,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地方文獻資料,為安順學術史、文化史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文獻證明和材料支持。在安順歷史上,如此系統地蒐集前人著述匯聚出版,尚屬首次,其用力之巨,蒐羅之廣,所獲之豐,史無前例。

  首髮式上,顧久、吳大華、朱文迅、杜應國、丁武光、閆平凡、吳大華等領導及專家學者分別作了發言。

  首髮式還舉行了向貴州省圖書館、貴州省博物館、安順市圖書館等單位贈送《安順文庫》贈書儀式。安順學院與北京大學中文系簽訂共建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合作協議,錢理群為基地揭牌。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